溪水碧,溪上牧童青箬笠。
乌犍斜系柳阴中,藉草卧吹三孔笛。
横鞭还过饮牛亭,亭边扑扑飞牛虻。
雀儿鼓翅虾蟆跳,陂塘水满齐牛腰。
归来仍放青山郭,远树仟仟烟漠漠。
日暮闻歌不见人,隔林月下敲牛角。
溪水碧,溪上牧童青箬笠。
乌犍斜系柳阴中,藉草卧吹三孔笛。
横鞭还过饮牛亭,亭边扑扑飞牛虻。
雀儿鼓翅虾蟆跳,陂塘水满齐牛腰。
归来仍放青山郭,远树仟仟烟漠漠。
日暮闻歌不见人,隔林月下敲牛角。
这首《牧童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牧童生活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牧童在溪边悠闲的生活场景。
首先,诗人以“溪水碧”开篇,点明了环境的清澈与美丽,为整幅画面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接着,“溪上牧童青箬笠”,牧童头戴青色的箬笠,形象生动,仿佛能听到他悠然自得的呼吸声。牧童斜系着乌犍(一种牛)于柳阴之中,悠闲地“藉草卧吹三孔笛”,展现出牧童生活的自在与乐趣。
“横鞭还过饮牛亭”,牧童骑马经过饮牛亭,侧面表现了他的活泼与自由。亭边“扑扑飞牛虻”,小虫子的飞舞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雀儿鼓翅虾蟆跳”,雀鸟振翅,青蛙跳跃,这些生动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让读者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到生命的律动。而“陂塘水满齐牛腰”,则通过水位的高度变化,巧妙地描绘了季节的更迭,以及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归来仍放青山郭,远树仟仟烟漠漠”,牧童归家,背景是青山环绕,远处树木连绵,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而“日暮闻歌不见人,隔林月下敲牛角”,则是对牧童归家后情景的想象,通过歌声和月光下的牛角敲击声,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又神秘的画面,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牧童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