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夜二首·其二》
《夏夜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我昔在南郑,夜过东骆谷。

平川月如霜,万马皆露宿。

思从六月师,关辅谈笑复。

那知二十年,秋风枯苜蓿。

(0)
注释
我:诗人自指。
昔:从前。
南郑:古地名,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
东骆谷:地名,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境内。
平川:平坦的原野。
月如霜:形容月光皎洁如霜。
万马:泛指众多马匹。
露宿:露天过夜。
六月师:指夏季出征的军队。
关辅:关中地区,古代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谈笑复:轻松交谈的样子。
那知:谁料想。
二十年:虚指时间,表示长久。
秋风:象征岁月流逝。
枯苜蓿:枯萎的苜蓿草,常用来比喻荒凉或衰败。
翻译
我曾经在南郑这个地方,夜晚经过东骆谷。
明亮的月光照亮平原,如同霜雪,成千上万的马匹露天歇息。
那时我想起了六月出征的军队,关中一带的人们谈笑风生。
谁能料到,二十年后,这里秋风吹过,连草都已枯黄,只剩苜蓿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夏夜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在南郑夜晚行经东骆谷的情景。他生动地刻画了月光皎洁如霜的平原景象,以及万马在此露宿的壮观画面。诗人感慨万分,想起了当年六月参与的军队,那时他们轻松谈笑,充满豪情。然而,时光荏苒,如今已是二十年后,曾经的战场只剩下秋风吹过枯黄的苜蓿,引发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和感慨。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军旅生活的追忆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送朱都事相之云南

万里滇南帅阃开,幕僚今喜得英才。

胸中丘壑供挥染,眼底烟霞任剪裁。

闭户读书踰十载,出门献赋动三台。

清时戎政多参画,行见封章起宪台。

(0)

闻顾氏两封君奉诏加三命之服

诏许衣冠与子同,百年昆弟两仙翁。

云司象简瞻趋外,薇省金鱼映带中。

清世箕裘还作地,名家弦诵已成风。

向来锦轴丝纶在,请看平生教育功。

(0)

同年会述事

两年三度会同年,四老年俱七十前。

涓滴饮应怜勿药,郎当舞不笑当筵。

恨无万厦能蒙雨,幸有孤舟已济川。

欲托一觞酬晚节,濯缨同向此山泉。

(0)

存问后奉陪郡守王公小燕泉亭

落叶声到耳,流泉歌吹馀。

日斜群客醉,山静一堂虚。

能听今逢子,无言夙起予。

庐陵方在坐,何处问环滁。

(0)

山中听泉

秋日山亭上,观泉坐夕曛。

先声虚谷应,馀沥小池分。

滴滴初疑露,源源半接云。

载歌云谷句,樵子隔溪闻。

(0)

坐月诗五首·其一二月八夜月

此夜看明月,新晴光满庭。

草边留雨碧,树杪失烟青。

世事停杯问,书声隔院听。

从今渐圆满,夜夜照东亭。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