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籍穷探仔细看,太邱家世弟昆难。
先生此日皋比席,御史当年獬豸冠。
自是青春司教职,肯怜白首老儒官。
西风黄菊筠阳道,吟得新诗字字安。
六籍穷探仔细看,太邱家世弟昆难。
先生此日皋比席,御史当年獬豸冠。
自是青春司教职,肯怜白首老儒官。
西风黄菊筠阳道,吟得新诗字字安。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送训导陈公馀之筠阳(其二)》表达了对陈公的敬意与祝福。首句“六籍穷探仔细看”,体现了陈公对经典的深入研究和严谨态度。接着,“太邱家世弟昆难”暗示了陈公出身名门,才德兼备。诗中提到“先生此日皋比席”,以皋比(古代坐具)比喻陈公在教育岗位上的尊贵地位,而“御史当年獬豸冠”则象征他过去的公正执法形象。
“自是青春司教职”赞扬陈公年轻时就承担起教育职责,显示出他的责任感。然而,“肯怜白首老儒官”又表达了对年老仍坚守教职的老儒官的同情和尊敬,暗指陈公虽已年长,但依旧尽心尽力。最后,“西风黄菊筠阳道,吟得新诗字字安”描绘了陈公即将前往筠阳的场景,秋风吹过,黄菊盛开,陈公在此情境下创作的诗歌字字稳重,寓意他将给当地带来安宁与文化气息。
整首诗通过描绘陈公的形象和旅程,既赞美了他的学识与品性,也寄寓了对他的美好祝愿。
隔墙听琴月明中,琴三弄,闲愁万种,自诉情衷。
要知音耳朵,听得他芳心动。
司马、文君情偏重,他每也曾理结丝桐。
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又不是《清夜闻钟》。
天台有奇观,方广石梁悬断岸。
青天倒泻瀑布寒,五百大士皆顽汉。
道人一出初无心,手翻贝叶开珠林。
十载湖山玩清淡,白云流水松风琴。
金策飞来镜湖月,大禹山前看禹穴。
玉麈横挥檐葡香,石台花雨如飞雪。
千山奇怪总笔底,妙语写出山骨髓。
岩泉一勺不足留,梦魂飞渡鱼龙海。
皇州三月花柳辉,江南此时茶笋肥。
君行已随心所向,不嫌杜宇啼春归。
玉堂故人知我有,问信向君应合手。
为言百事不能为,旧时黑须今白首。
昨宵风雨多,新愁乱无数。
洛阳城西富贵家,旧时台榭今何处?
枯藤古树栖老乌,败垣荒草藏狐兔。
好花不见春风开,落花尽逐春风去。游子意何如?
荡子情何诉?但见金谷流,映带邮亭路。
三月四月杜鹃啼,往来客旅心凄迷。
落日淡,孤云低。
不如买取数斗酒,浩饮长歌高拍手。
一醉之后吾何有?世事纷纷付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