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右史之京·其七》
《送右史之京·其七》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金舆山下小清河,河上朱楼叠素波。

此日为君西北望,浮云不似客愁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画面,通过金舆山、小清河、朱楼与波光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以“金舆山下小清河,河上朱楼叠素波”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视觉美感的场景中,金舆山的雄伟与小清河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朱楼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投下倒影,更添了几分梦幻色彩。

接下来,“此日为君西北望”,笔锋一转,情感由景物描写转向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诗人站在小清河畔,遥望京城的方向,心中满是对友人此行的关切与祝福。这里的“西北望”不仅指地理方位,也暗含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情的深厚。

最后一句“浮云不似客愁多”,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联系,以浮云的轻盈与变幻,反衬出“客愁”的沉重与复杂。诗人借浮云之喻,表达了对友人旅途中的忧虑与不安,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牵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远方友人深切的关怀之情。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送姜医与能仁西堂印老能仁韦宙读书之地

韦公挟策漫荆榛,牧子亡羊也未真。

百叠乱山秋思杳,半岩脩竹岁寒亲。

不须招手游莲社,且可冥心舍筏津。

山芋畦蔬正味好,饷君姜醢助芳辛。

(0)

送朱推于水东口

送客水东口,散襟城北头。

清风正骀荡,细雨忽飞浮。

荒传少来燕,平田多乳鸠。

何时理归棹,横笛下沧洲。

(0)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峻遂登上封却下福严最爱廓然亭静憩久之乘兴入后洞置酒云庄榭徘徊方广阁山行崎岖不可以马虽笋舆傲兀小劳尚胜骑从之烦也既归山前之翌日复会于坚伯兄小阁同安赵涧看北山馀雪披云映日翠莹珑葱殆难模状因访季父庙令欢饮而罢集记所见成十五绝·其十四

冻雨笼山秀木冰,斜阳侧镜远峰澄。

罢妆群玉褰云障,宝髻珠花几万层。

(0)

同邢子晋范伯达游方广二绝·其二

瑶阶金殿涌青莲,此是南山小有天。

诗客若为深避酒,道人无奈不参禅。

(0)

再和·其五

猛将谋臣气霭云,兴邦雪耻在奇勋。

因思卫国琼瑶报,更忆吴人组练军。

(0)

简彪汉明

斯文久寥落,我欲问苍天。

苍天默无言,复欲问古先。

古先群圣人,去我三千年。

纷纷儒林士,章句以为贤。

问之性命理,醉梦俱茫然。

皓月隐重云,明珠媚深渊。

近得程夫子,一线通天泉。

荡涤净尘垢,逸驾真无前。

自从丧乱来,鼙鼓声阗阗。

日事干戈末,那寻孔孟传。

湘中彪夫子,有志穷益坚。

读书文字表,至善时一迁。

老去不自止,直欲求纯全。

问我曾点意,乘风舞雩颠。

行年付造化,笑问青铜钱。

默契天地心,谁能泥青编。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