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榜同年双进士,青毡并榻两先生。
四君高论应难及,别后深知鄙吝萌。
黄榜同年双进士,青毡并榻两先生。
四君高论应难及,别后深知鄙吝萌。
这首诗描绘了四位侍御之间的深厚友谊与相互敬重。"黄榜同年双进士,青毡并榻两先生",开篇即以“黄榜”和“青毡”为喻,形象地展现了四位才子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同年进士,同时他们也如同“青毡并榻”的两位老师,彼此相知相敬,共同探讨学问。
"四君高论应难及",进一步赞扬这四位侍御的高深见解,暗示他们的对话与讨论,即便是智者也难以企及,体现了他们思想的高度与深度。"别后深知鄙吝萌",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思自己在友情面前的浅薄与吝啬,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与提升的意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友情的珍贵与深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与自我修养的重视,通过与友人的交流互动,不断激发内在的智慧与品德,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召伯蔽芾余甘棠,咏歌千载流芬芳。
今之王翁古召伯,三吴有棠仅十霜,其荫已足笼丘冈。
上有一双白头鸟,相与宛转啼春阳。
问谁者图吴周昉,拟借诗史献寿昌。
此物虽微感星气,不与凡鸟同摧藏。
百舌能见谗,要自非我匹。
凤皇故自尊,竹实非我食。
安期东海枣已丹,王母西池桃更碧。
白头鸟,不足招,召伯之棠,不足栽。
王翁兮王翁,且偕樊夫人,共登旸湖之上,超然拍手呼鸾叩月窟,是时金粟丛丛开。
桂浆吸罢不饥渴,揽辔下仪娄江隈。
娄江父老俱白头,依依棠树傍,跪称万年杯。
王翁不乐胡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