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于陵子,遗荣自灌园。
三分轻国爵,一世谢人諠。
野笠锄春陇,横槔汲晓源。
区区冒荣者,天壤亦何言。
昔日于陵子,遗荣自灌园。
三分轻国爵,一世谢人諠。
野笠锄春陇,横槔汲晓源。
区区冒荣者,天壤亦何言。
诗中的"昔日于陵子"指的是过去的贵族或高官,他们如今已不再享有往日的荣华。"遗荣自灌园"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的荣耀已经随风飘散,如同园中落叶。
"三分轻国爵,一世谢人諠"这两句,诗人通过数字"三分"来强调官职的轻重,而"一世谢人諠"则是指在一个时代里摆脱了人们的议论和是非。这里反映出古代士大夫对于功名利禄有着复杂的情感,既追求又渴望超然于世俗之外。
"野笠锄春陇,横槔汲晓源"两个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隐退后的田园生活。"野笠"指的是用野草编织的斗笠,是古代农人劳作时用的物品;"锄春陇"则是春天耕耘土地,准备播种的景象。而"横槔汲晓源"中的"横槔"可能是一种简单的工具,用来汲取清晨山谷间的溪水。
最后两句"区区冒荣者,天壤亦何言"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只追求名利的人的看法。"区区"是对这种行为的轻蔑之称,而"冒荣者"则指的是那些不顾一切追逐虚名的人。"天壤亦何言"则是在问,如果连天地都对此无话可说,那些追名逐利之人又能得到什么真正的评价呢?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荣华以及隐退生活的深刻体悟。
秦皇县九宇,三代法乃变。
汉祖都咸阳,一统制荒甸。
豪雄既铲削,疮痍获休宴。
文皇继鸿业,垂拱未央殿。
累岁减田租,频年赐缣绢。
太仓积陈红,圜府朽贯线。
是时江南粟,未尽输赤县。
方今贡赋区,两际日月竁。
胡为倚东吴,转饷给丰膳。
径危冒不测,势与蛟龙战。
遂令鲇与鲵,掉尾乘利便。
扼肮要国宠,金紫被下贱。
忠良怒切齿,奸宄竞攀援。
包羞屈政典,尾大不可转。
圣人别九州,田赋杨为殿。
中原一何膴,所务非所先。
豳风重稼穑,王业丘山奠。
夫征厉末习,孰敢事游燕。
哀哉罔稽古,生齿徒蕃羡。
一耕而十食,何以奉征缮。
长歌寄愁思,涕泪如流霰。
《感时述事十首·其十》【元·刘基】秦皇县九宇,三代法乃变。汉祖都咸阳,一统制荒甸。豪雄既铲削,疮痍获休宴。文皇继鸿业,垂拱未央殿。累岁减田租,频年赐缣绢。太仓积陈红,圜府朽贯线。是时江南粟,未尽输赤县。方今贡赋区,两际日月竁。胡为倚东吴,转饷给丰膳。径危冒不测,势与蛟龙战。遂令鲇与鲵,掉尾乘利便。扼肮要国宠,金紫被下贱。忠良怒切齿,奸宄竞攀援。包羞屈政典,尾大不可转。圣人别九州,田赋杨为殿。中原一何膴,所务非所先。豳风重稼穑,王业丘山奠。夫征厉末习,孰敢事游燕。哀哉罔稽古,生齿徒蕃羡。一耕而十食,何以奉征缮。长歌寄愁思,涕泪如流霰。
https://shici.929r.com/shici/Uz1TPWqb1.html
淮阴三月花开枳,使君死作殊方鬼。
眼看骨肉不敢收,奉虏称奴听颐指。
经辽涉海三岁久,以蝗为粻麦为酒。
爨骸咬骨何足论,亲见徐山堕天狗。
今年始得间道归,城郭良是人民非。
主家日给太仓粟,残生犹著使君衣。
揽衣拭泪使君室,凉月萧萧风瑟瑟。
回头还语玉雪孤,勿辞贫贱善保躯,瞻屋未辨雌雄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