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龙梢不受尘,风雨潇潇经几春。
春深猗猗春水绿,溪行疑是湘浦滨。
湘浦云寒愁断绝,帝子之泪何时灭。
美人截之致相思,明月一声心欲折。
凤尾龙梢不受尘,风雨潇潇经几春。
春深猗猗春水绿,溪行疑是湘浦滨。
湘浦云寒愁断绝,帝子之泪何时灭。
美人截之致相思,明月一声心欲折。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竹溪》描绘了一幅清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凤尾龙梢不受尘”,以凤尾和龙梢比喻竹子的细长叶片,暗示其高洁不染俗世尘埃。接下来,“风雨潇潇经几春”描绘了竹子历经风雨洗礼,坚韧地度过多个春天,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春深猗猗春水绿”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竹林映照在碧绿的春水中,显得生机盎然。“溪行疑是湘浦滨”则让人联想到湘江边的竹林,增加了诗的意境,仿佛置身于湘妃竹的传说之地。
后两句“湘浦云寒愁断绝,帝子之泪何时灭”借湘浦的传说,表达一种哀愁之情,仿佛竹子承载着湘妃的哀思,泪滴凝结成竹节。最后,“美人截之致相思,明月一声心欲折”通过美人对竹的深情相思,以及听到风吹竹声时的心碎,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为载体,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世间情感的细腻描绘。
麟经绝笔今几年,学者异说何纷然。
操矛入室务相伐,谁能浚井得美泉。
梅溪野人独好古,遗经独抱期心传。
从予讲论有赵陆,得趣往往忘蹄筌。
章生妙龄固可畏,圣经贤传思穷研。
赢粮远来若有意,席未及暖俄言还。
岂厌先生纸上语,奥境不见徒留连。
春秋明日遂东矣,情钟我辈徒拳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