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涨》
《江涨》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滟滪三冬雪,潇湘五月波。

疾流翻地转,远势触云过。

县尉临江祭,巴人下水歌。

世平无孟珙,父老恨如何。

(0)
鉴赏

这首《江涨》是明代诗人袁宏道的作品,通过对江水涨潮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江面壮阔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首句“滟滪三冬雪”,以“滟滪”指代长江中的滟滪堆,用“三冬雪”来形容其积雪之厚,暗示了江水在冬季的寒冷与凝重。接下来“潇湘五月波”,将视线转向南方的潇湘流域,五月正是雨水丰沛之时,江面波涛汹涌,展现出夏季江水的澎湃与活力。

“疾流翻地转,远势触云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动态美。湍急的水流仿佛在地面上旋转,而远处的水流则冲破云层,展现出江水力量的强大和气势的恢弘。这种动态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江水的壮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县尉临江祭,巴人下水歌”,这两句描绘了人们在江边的生活场景。县尉可能是在进行祭祀活动,祈求江水平安;而巴人则在江中捕鱼或行船时,唱着歌谣,表达了他们与江水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这种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增添了诗歌的人文色彩。

最后,“世平无孟珙,父老恨如何”,这里的“孟珙”是南宋抗金名将,暗含了对和平年代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敬仰。父老们或许在想,如果在和平时期没有像孟珙这样的英雄,那么他们的生活又会是如何呢?这句诗既是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也是对当下和平生活的珍惜。

整体而言,《江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的壮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历史英雄的追忆,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送容叔文读书广海

春早远行迈,悠悠剑独携。

山程过石岭,水渡问那西。

风景堪描画,烟花入品题。

孤村读书处,古木有猿啼。

(0)

见白发

衰鬓忽萧飒,霜毫添几茎。

镜前看不见,梳后拔还生。

乍觉游丝绕,还同落絮轻。

凭阑翻自哂,嘿嘿此时情。

(0)

送吴非熊旅榇还新安·其一

死别已凄恻,送君重可嗟。

空山悬客梦,孤榇独还家。

乡树吴门近,云峰岭路斜。

所嗟魂未定,渺渺越天涯。

(0)

寄怀罗华麓丈人

养寂衡门下,居然丘壑尊。

木奴千树橘,石室一家言。

岁月乌皮几,风花绿玉樽。

暌违今十载,幽意向谁论。

(0)

访容植之山馆

山径少逢迎,幽居无俗情。

密云过户湿,细雨入池平。

插架琴书静,侵阶苜蓿荣。

高谈二三子,终日有馀清。

(0)

王际明以藤枕见贻拈韵答之和坡翁琴枕

七尺匡床置草屋,展开冰簟蕲州竹。

副以万州细藤枕,一生閒具亦云足。

朝来解带倦将迎,重衫脱下汗如漉。

凭君相引入华胥,钧天一鼓双门曲。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