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鉴上人》
《赠鉴上人》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毗尼藏出清净宝,精进林生功德香。

但得身心常寂静,自然毛孔发灵光。

苍苔不厌芒鞋弊,空翠偏宜坏衲荒。

好在虎溪长不出,阿持何意尚游方。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赠鉴上人》。诗中描绘了僧侣修行的清静与内在的光明,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

首联“毗尼藏出清净宝,精进林生功德香”,以“毗尼”象征佛法的精髓,如同珍贵的宝石,而“精进林”则比喻修行者努力不懈的环境,其产生的“功德香”象征着修行所带来的善果与精神的升华。

颔联“但得身心常寂静,自然毛孔发灵光”,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平静是修行的关键,只有心灵的宁静,才能使身体和灵魂散发出内在的光芒,暗示了真正的智慧和慈悲是从内心深处自然流露的。

颈联“苍苔不厌芒鞋弊,空翠偏宜坏衲荒”,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苍苔与破旧的僧衣,表达了修行者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即使环境简陋,心境依然纯净,体现了修行者的超脱与自在。

尾联“好在虎溪长不出,阿持何意尚游方”,以虎溪为喻,虎溪是佛教故事中的地点,此处可能暗指修行者追求的精神境界。诗人似乎在表达,真正的修行者不会被世俗的束缚所困,他们的心灵始终自由,不断探索和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僧侣修行的高尚情操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泊舟维扬寄秦巡简兄芝庭六章·其一

古野小沧浪,高楼面蜀冈。

官閒诗作牍,民昵酒输粮。

剔藓安棋局,围花倚篴床。

何时陈孺榻,容我寄疏狂。

(0)

答曹户部三章·其三

浮云白日满高筵,集禊江亭已十年。

置酒重申今日约,有文谁与昔贤传?

青蓠馤馤空为佩,白发星星易上颠。

此去明山吾隐矣,待君呼雨过龙渊。

(0)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其四

澹遭辄轻弃,过久苦索寻。

胸界非太虚,安有明月心?

读书辨良楛,其效证自今。

寸弦方谢抚,穆穆具万音。

秉烛可照花,秋夕难恃阴。

真龙未成角,慎闭潭云深。

(0)

古怨辞九章·其七

六月得南风,南窗好将息。

卷帘方上钩,风头转西北。

(0)

雪斗坑

山灵苦结轖,未得尺寸砥。

忿郁难再甚,冁然始为喜。

松篁气凭石,改状不遵理。

参错灌与乔,因厓乱悬委。

略致霏微风,蒙头泼凉水。

使我驰骤心,束入冻云底。

选磴聊拄筇,深叶渐藏履。

青隙多樵声,飘忽不能指。

有涧虽匪深,怀清保根始。

东峡矜雄流,逝尘误千里。

顿删险想平,亦令驰念止。

安得长毋还,餐松老埋此。

(0)

花破雨捎燕,弱情禁得春。

断云宜约怨,病女肯分嗔?

芳草迷归路,江关忆故人。

画梁萦暗碧,不是旧歌尘。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