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一桁,过桥头古刹,此身如画。
树罩小溪云淰淰,真向罗衫轻泻。
导路春婆,携笺小侄,兴会淋漓者。
银涛喷涌,讶龙头欲变化。
正合涤笔冰池,泛觞石濑,任凤鞋游冶。
新荷幽香通佛座,四面阴寒苔瓦。
半幅村墟,阖家行乐,添几重佳话。
摹成粉本,后人情亦牵惹。
苍山一桁,过桥头古刹,此身如画。
树罩小溪云淰淰,真向罗衫轻泻。
导路春婆,携笺小侄,兴会淋漓者。
银涛喷涌,讶龙头欲变化。
正合涤笔冰池,泛觞石濑,任凤鞋游冶。
新荷幽香通佛座,四面阴寒苔瓦。
半幅村墟,阖家行乐,添几重佳话。
摹成粉本,后人情亦牵惹。
这首《念奴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历画卷。开篇“苍山一桁,过桥头古刹”,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山川与古刹的静谧景象,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树罩小溪云淰淰”一句,通过云雾缭绕的小溪,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让人心生向往。
“导路春婆,携笺小侄,兴会淋漓者”则将画面转向了人物活动,春婆引领,小侄同行,三人兴致勃勃地探索着这如画的景致,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的“银涛喷涌,讶龙头欲变化”不仅描绘了水势的壮阔,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变化,令人惊叹。
“正合涤笔冰池,泛觞石濑,任凤鞋游冶”几句,进一步展现了游历中的雅致与闲适,冰池洗笔,石濑泛觞,凤鞋轻盈地在山水间游走,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文人的风雅,也融入了自然的韵律,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美好。
“新荷幽香通佛座,四面阴寒苔瓦”则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幽静的角落,新荷散发的香气与四周的阴寒苔瓦形成对比,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环境一种禅意与深邃。最后,“半幅村墟,阖家行乐,添几重佳话”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人们在欢声笑语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为这幅画卷增添了更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摹成粉本,后人情亦牵惹”则以一种超越时空的视角,表达了对这份美好记忆的珍视与传承,即使在未来的岁月里,人们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份情感的共鸣与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念奴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充满诗意与生活情趣的春日游历,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融入了人文关怀与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