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忽经年,归怀感逝川。
云来震泽薮,春去洞庭船。
濠水思蒙吏,龙门怅马迁。
江湖堪寄兴,莫自叹华颠。
旅馆忽经年,归怀感逝川。
云来震泽薮,春去洞庭船。
濠水思蒙吏,龙门怅马迁。
江湖堪寄兴,莫自叹华颠。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书观澜卷赠行涂堂主簿父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旅居他乡多年后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旅馆忽经年",以旅馆为背景,揭示了诗人长时间在外漂泊的境况,流露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归怀感逝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乡之情,将个人的归心比作流逝不息的江河。
"云来震泽薮,春去洞庭船"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寓言岁月更迭,春天的离去象征着时光的流转,而诗人想象自己如同船只在洞庭湖上漂泊,暗示了生活的无定和对安定的渴望。
"濠水思蒙吏,龙门怅马迁"借濠水和龙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贤能官员(如蒙恬)和古代学者(如司马迁)的仰慕,以及对自己仕途或人生道路的思考,流露出淡淡的失落与无奈。
最后两句"江湖堪寄兴,莫自叹华颠",诗人劝慰自己,尽管身处江湖,生活动荡,但仍应保持乐观,不要因年华老去而自我叹息,寄托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谁将秀句,谱新词、堪羡桥翁妙手。
多谢高情传密意,一笑开怀领受。
岁月频经,风波尽历,此日方回首。
功名勘破,毕竟于吾何有。
自怜少日风流,登临赋咏,肯落他人后。
碌碌红尘三十载,不觉渐成老叟。
南谷松篁,北山猿鹤,相见颜殊厚。
从今稳卧,一室修然如斗。
春日相逢,春山如画,不共登临。
想象麓新堂,棠花旧馆,池生碧草,莺语空林。
前烛蓬窗,振衣野岸,中夜徘徊碧树阴。
忘情处,任朱弦调古,绿酒杯深。何须万壑千岑。
记明月、孤帆此夜吟。
念行李萧萧,驰驱北上,仙槎汎汎,迢递南寻。
报主关情,忧时改鬓,漫结心盟碧水浔。
百年里,看双龙宝剑,不负千金。
风生觱发,气转葭灰,正喜一阳初集。
占云纪瑞更卜,丰和是黄赤。时闭关,方杜客。
爱将衰背烘残日。春意着、梅花十分,巳开六七。
一线较初长,香添宿火,暖气薰幽室。
正竹坞茶炉待雪,偶喜片云头上黑。
看朝来,迷路陌。洒冰花、重重密密。
倚寒空,诗裁柳絮,酒分珠滴。
白岳移文,黄山招隐,问君何不归哉。
便石床丹灶,尽冷落苍苔。
忆昔日、轩辕铸鼎,容成采药,剩有高台。
况山中、猿鹤思君,何必徘徊。
扬州城郭,叹年年、紫陌黄埃。
纵文选楼高,竹西路好,日踏千回。
三十六峰犹在,白云下、洞壑须开。
向山灵寄语,十年清梦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