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全摇落,幽寻兴未穷。
閒云回远岫,飞鸟下孤桐。
人事寒相迫,枫林老益红。
胜游堪自适,何必上崆峒。
秋色全摇落,幽寻兴未穷。
閒云回远岫,飞鸟下孤桐。
人事寒相迫,枫林老益红。
胜游堪自适,何必上崆峒。
这首宋朝赵公豫的《郊外》诗,描绘了秋日郊野的静谧与深邃之美。首句“秋色全摇落”,简洁有力地勾勒出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季节感。接着,“幽寻兴未穷”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这份宁静之美的深深迷恋和探索欲望。
“閒云回远岫,飞鸟下孤桐”,这两句通过动态的云彩和飞翔的鸟儿,与静态的山峦和独木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云彩在远处的山峰间回旋,飞鸟则从高处降落到孤独的梧桐树上,画面生动,富有诗意。
“人事寒相迫,枫林老益红”,这两句由自然景观转向对人世的感慨。随着季节的更迭,人事也显得更加紧迫,而枫林在秋风中愈发红艳,象征着生命的热烈与不屈。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生命坚韧的赞美。
最后,“胜游堪自适,何必上崆峒”,表达了诗人认为无需追求名山大川的胜景,日常的郊游已足以让人感到满足和快乐。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淡泊与豁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郊外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咄哉异类身,轮转无休息。
戴角复被毛,觳觫偿人力。
我观佛与牛,其性本来一。
良由昧此心,所以异形质。
想汝为人时,岂信有今日。
侵欺常住钱,互用招提物。
是非信口谈,酒肉恣情食。
五戒既不持,人身安可得。
今日堕牛身,方知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