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庐接箕颍,北望嵩山隅。
兹岭雄且秀,彩翠横天衢。
家世事灵岳,岩栖安敢渝。
从俗因迹化,归静知心愚。
上违先人训,下怜菲薄躯。
自问何功业,谬与贤俊俱。
执羁翊龙羽,秉笔游鸿都。
尸禄负诸己,日使田园芜。
常恐白云意,溘尽黄埃涂。
妙年负恩德,欲去何踟蹰?
明主本尚道,黄屋均蓬壶。
饮惠可冥分,归事烧金炉。
弊庐接箕颍,北望嵩山隅。
兹岭雄且秀,彩翠横天衢。
家世事灵岳,岩栖安敢渝。
从俗因迹化,归静知心愚。
上违先人训,下怜菲薄躯。
自问何功业,谬与贤俊俱。
执羁翊龙羽,秉笔游鸿都。
尸禄负诸己,日使田园芜。
常恐白云意,溘尽黄埃涂。
妙年负恩德,欲去何踟蹰?
明主本尚道,黄屋均蓬壶。
饮惠可冥分,归事烧金炉。
此诗为宋之问所作《嵩南山九里旧鹊村作》,描绘了诗人居住在箕颍之间,遥望嵩山的景象。诗中以“弊庐”、“箕颍”、“嵩山”等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家族世代侍奉灵岳,选择隐居山林,不愿改变这种生活状态。他顺应世俗,但内心却保持宁静,深知自己内心的愚拙。诗人反省自己是否违背了先人的教诲,是否辜负了微薄的身体。他自问是否有所成就,却发现自己与贤能之士并列,感到惭愧。
随后,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处境:身居高位,却未能尽职尽责,导致田园荒废。他担心自己如同白云一般,最终消散于尘埃之中。年轻时曾蒙受恩泽,却犹豫不决,难以离开。诗人认为,明主崇尚道德,即使是黄屋(帝王之居)也与蓬壶(仙界)无异。他渴望接受恩惠,回归内心的世界,烧毁金炉,象征着放弃世俗的追求,追求精神的解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诗人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流露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关西昔华胄,太尉古名臣。
直节照简册,清风动冠绅。
遂令千载下,流光播无垠。伟哉建安?,阀阅何嶙峋。
夫子负杰特,学术孰与伦。
蜚声起庠序,高步凌风云。
决科振场屋,射策登紫宸。
词垣清切地,列职逾十春。
瞻依近日月,蒙被恩宠新。
从容念先训,所志在忠勤。
于焉揭华扁,文藻䴡青旻。
左右列图史,退休时讨论。
庭空绝私谒,来往稀回轮。
兢兢慎操履,栗栗保贞纯。
冰壶湛秋月,玉雪含幽芬。
匪图淑来裔,庶以希前人。
蹇予沗侍从,托交谊弥敦。
耿耿怀补报,恒恐贻缁磷。
登堂仰休闻,企瞻愧后尘。
作诗写衷曲,聊以申同寅。
《清白堂为杨庶子赋》【明·金幼孜】关西昔华胄,太尉古名臣。直节照简册,清风动冠绅。遂令千载下,流光播无垠。伟哉建安?,阀阅何嶙峋。夫子负杰特,学术孰与伦。蜚声起庠序,高步凌风云。决科振场屋,射策登紫宸。词垣清切地,列职逾十春。瞻依近日月,蒙被恩宠新。从容念先训,所志在忠勤。于焉揭华扁,文藻䴡青旻。左右列图史,退休时讨论。庭空绝私谒,来往稀回轮。兢兢慎操履,栗栗保贞纯。冰壶湛秋月,玉雪含幽芬。匪图淑来裔,庶以希前人。蹇予沗侍从,托交谊弥敦。耿耿怀补报,恒恐贻缁磷。登堂仰休闻,企瞻愧后尘。作诗写衷曲,聊以申同寅。
https://shici.929r.com/shici/QEHm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