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尊前,离亭歌罢西风冷。路遥酒醒。
立尽斜阳影。流水行云,从此知难定。阑休凭。
月残烟暝。总是凄凉境。
折柳尊前,离亭歌罢西风冷。路遥酒醒。
立尽斜阳影。流水行云,从此知难定。阑休凭。
月残烟暝。总是凄凉境。
这首《点绛唇》由清代诗人孙云凤所作,以折柳、尊前、离亭、西风、流水、行云等意象构建了一幅离别与思乡的凄美画面。
“折柳尊前”,开篇即以折柳这一传统离别习俗入题,暗示了即将分别的情景。“尊前”二字则点明了饮酒饯别的场景,渲染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
“离亭歌罢西风冷”,在离亭中唱完离别的歌曲后,西风已至,环境变得寒冷,进一步烘托了离别的凄凉气氛。
“路遥酒醒”,随着旅途的遥远,酒意也渐渐消散,预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
“立尽斜阳影”,在夕阳的余晖中,诗人独自站立,直到影子拉长,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长时间的等待与思念。
“流水行云,从此知难定”,流水和行云象征着离人的去向,难以预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离人的深深忧虑。
“阑休凭,月残烟暝”,夜幕降临,月色残缺,烟雾弥漫,营造出一种孤寂、幽暗的夜晚景象,加深了离别的哀伤之情。
“总是凄凉境”,最后,诗人感慨道,无论何时何地,这离别后的境遇总是充满了凄凉,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清樽才了黄花债,又被梅花恼杀人。
碎点南枝无数雪,探支东帝几分春。
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
彻夜苦吟无好语,梦随双月步溪漘。
剥尽皮毛真实在,几年孤立小溪浔。
人来人去谁青眼,花落花开自苦心。
不是野夫同臭味,难教君子出山林。
巡檐日日窥生意,一朵先春直万金。
野径菊仍好,村垆酒亦嘉。
未应今日蕊,便是背时花。
心在家千里,身犹客九华。
官程难久驻,风雨暮山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