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杖同僧扣,应门野叟闲。
放他猿摘果,莫把白云关。
藜杖同僧扣,应门野叟闲。
放他猿摘果,莫把白云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清兄一同观看猿猴的场景。"藜杖同僧扣",诗人手持藜杖,如同僧侣般轻敲柴门,表现出他们的闲适和超然之态。"应门野叟闲",开门的是一个乡村老者,他的悠闲自在更增添了田园生活的宁静气氛。
"放他猿摘果",诗人似乎对自然环境中的猿猴有着深深的同情和理解,允许它们自由地采摘果实,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莫把白云关",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这份与世无争、与自然共融的心境,不愿关闭通向自然美景的大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隐逸情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何事退耕沧海畔,闲看富贵白云飞。
门前种稻三回熟,县里官人四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