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杨秀才友夔三首·其一秋日》
《和杨秀才友夔三首·其一秋日》全文
宋 / 程俱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天地有肃杀,好生本无伤。

阳施待秋成,相济如宫商。

芸芸共欣荣,众叶薿薿光。

回头失故林,萧条弄微阳。

独有岁寒姿,掀髯尚低昂。

流膏亦归根,晬如养中黄。

大哉一气中,人心自炎凉。

安知晞春露,不异腓草霜。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名为《和杨秀才友夔三首(其一)秋日》。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哲理思考。

首先,诗人以“天地有肃杀,好生本无伤”开篇,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虽然秋天带来了肃杀之气,但这是自然界生生不息循环的一部分,生命并未因此受到伤害。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洞察。

接着,“阳施待秋成,相济如宫商”两句,将秋天的景象与音乐的和谐之美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了秋天万物成熟、相互依存的景象,如同宫商相和,和谐而美妙。

“芸芸共欣荣,众叶薿薿光”则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生机勃勃,各种植物共同繁荣,叶子闪耀着光芒,充满了生命力。

然而,好景不长,诗人笔锋一转,“回头失故林,萧条弄微阳”,描述了秋天的景色逐渐变得萧瑟,失去了夏日的繁盛,阳光也显得微弱,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轮回。

“独有岁寒姿,掀髯尚低昂”描绘了一株坚韧不拔的植物,在严冬来临之前依然挺立,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高昂的姿态,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流膏亦归根,晬如养中黄”则通过植物的生长过程,比喻人的精神修养,强调了内在的积累和成长的重要性。

最后,“大哉一气中,人心自炎凉”表达了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内心情感变化的深刻理解。诗人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而人心的情感变化也是如此,既有温暖也有寒冷,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

“安知晞春露,不异腓草霜”以春露与秋霜为例,说明了事物的变化是相对的,春天的露水与秋天的霜冻看似截然不同,但在自然法则下,它们都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结合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程俱

程俱
朝代:宋   字:致道   号:北山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生辰:1078—1144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猜你喜欢

分司院前植蓼雨后着花嫣然感秋怀土

我家本住江湖上,独客远怜山谷中。

忽见庭花红带雨,恍疑浦树碧含风。

此身去住浑无赖,随地寒暄自不同。

试问桑榆能几许,长途南北又西东。

(0)

竹林拟宿

未为长歌行路难,青山最爱雨中看。

图书暂许淹尘榻,蔬蕨先教具午餐。

碧树洗空千涧出,白云封满万松寒。

天留再宿清凉境,明日溪南十八盘。

(0)

忻州试院雨中阅卷

江南五月黄梅雨,带雨滋花向晋阳。

映空游丝湿欲堕,赴壑细渠流未长。

重檐淅淅杂午漏,画寝冉冉凝清香。

须女为霖佐明主,莫将小技赋襄王。

(0)

再叠得七首·其七

看花每枉故人车,花亦迎人带露华。

是处倚阑怜夜月,几回携酒泛春霞。

银瓶手插新添水,玉树情亲细碾沙。

欲寄报章重阁笔,墨痕翻惜茧光瑕。

(0)

秋丁国学分祀

瑶坛夜气属秋清,礼殿衣冠肃上丁。

风度箫韶闻九奏,露垂银汉转三星。

青松团盖飘香篆,白玉围阑映舞翎。

圣道弥高垂万古,皇恩罔极授群经。

(0)

自荥泽渡河

清晓轻尘湿,长河新水通。

一宵花信雨,两岸麦秋风。

禹迹微茫外,鸿沟指顾中。

七年三问渡,南北更西东。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