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兵戈尚未宁,始于云外学仪形。
九天玄女犹无圣,后土夫人岂有灵。
一带好云侵鬓绿,两层危岫拂眉青。
韦郎年少知何在,端坐思量太白经。
四海兵戈尚未宁,始于云外学仪形。
九天玄女犹无圣,后土夫人岂有灵。
一带好云侵鬓绿,两层危岫拂眉青。
韦郎年少知何在,端坐思量太白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罗隐所作,名为《后土庙》。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四海兵戈尚未宁,始于云外学仪形。"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纷争的忧虑,以及希望通过超脱凡尘来寻求精神寄托之意。"九天玄女犹无圣,后土夫人岂有灵。" 玄女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仙女,这里用来象征最高的神明;而后土夫人则是土地神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宇宙至理和人间善恶报应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一带好云侵鬓绿,两层危岫拂眉青。" 描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其中“好云”、“鬓绿”与“危岫”、“眉青”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两句"韦郎年少知何在,端坐思量太白经。" 中的“韦郎”指的是诗中的自我形象,即罗隐自己;“年少”暗示着诗人的青年时期充满好奇与探索;“端坐思量太白经”则表达了诗人沉浸于儒家经典(此处特指《易经》)的深刻思考,寻求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秩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挖掘,展现出罗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脱俗的情怀,是一篇集哲理与美学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