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繁华只等閒,纷纷市鼓竞春还。
野人不解年时改,却道春流山水间。
阅尽繁华只等閒,纷纷市鼓竞春还。
野人不解年时改,却道春流山水间。
这首诗描绘了繁华过后,自然界的宁静与春意的流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阅尽繁华只等閒”,诗人以旁观者的姿态,回顾了世间繁华,将其视为寻常之事,体现了他对繁华与自然的超然态度。接着,“纷纷市鼓竞春还”,描绘了城市中热闹的景象,人们忙碌着迎接春天的到来,春意在市井中竞相展现。然而,这种繁忙与喧嚣并未让诗人感到困扰,反而引出了下文的思考。
“野人不解年时改”,这里的“野人”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那些沉浸于自然之中,不为世事所动的人。他们或许不懂得季节更替,但他们的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四季轮回对他们而言,是自然而然的存在。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不同节奏的深刻洞察。
最后一句“却道春流山水间”,则将春意的流动与自然景观联系起来,春水潺潺,山色葱茏,春意在山水之间流淌,生机勃勃。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繁华与自然、人类活动与四季更替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涉江数百里,历览苦未厌。
饮水过南零,采茶入阳羡。
兹山隐平陆,彩翠扬芳甸。
周峙转绿畴,环流伏昏堑。
近瞩俯长洲,远眺纡吴岘。
灵閟迹多幻,精韬形屡变。
虎踞丘藏金,龙去泉沉剑。
崖坼涧无底,海涌流常溅。
触耳易骇闻,寓目非常见。
且娱耳目玩,孰资有无辨。
改步换丘壑,四时等游宴。
荒台麋鹿上,广石笙歌占。
解佩尽佳人,褰兰多秀彦。
别有幽深处,是为松竹院。
喧寂非一趣,静躁亦殊眷。
战胜貌自肥,道充物固贱。
寄言来游客,兹理可深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