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流居尽折,别业晚仍移。
得遂庞公隐,深惭鲍叔知。
梓人挥凿处,圬者食功时。
屋漏能无愧,将何报所期。
横流居尽折,别业晚仍移。
得遂庞公隐,深惭鲍叔知。
梓人挥凿处,圬者食功时。
屋漏能无愧,将何报所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搬家至松原泰和后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音的理解与感激。
首联“横流居尽折,别业晚仍移”描绘了诗人搬家的过程,如同水流般曲折,最终定居于新居。这里既有对过去生活变迁的感慨,也有对未来新生活的期待。
颔联“得遂庞公隐,深惭鲍叔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对理解和支持自己的朋友表示深深的感激。庞公隐指庞德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鲍叔知则出自《管子·小匡》,形容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颈联“梓人挥凿处,圬者食功时”描绘了建造新居的过程,梓人(木工)挥动工具,而泥瓦匠(圬者)在完成工作后得到应得的报酬。这里不仅体现了劳动的价值,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努力与成就的认可。
尾联“屋漏能无愧,将何报所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省,即使在简陋的居所也能无愧于心,但对于未来如何回报他人的支持与理解,心中充满感激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搬家这一生活事件,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对友情的珍视、对劳动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