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吞蚕蚀各纷争,未卜馀生见太平。
石烂海枯真有日,生天成佛若为情。
鲸吞蚕蚀各纷争,未卜馀生见太平。
石烂海枯真有日,生天成佛若为情。
这首诗是清代僧人释敬安所作的《感事二十一截句》中的第五句。诗中以"鲸吞蚕蚀各纷争"描绘社会动荡,各方势力激烈竞争的景象,暗示了时代的不安与纷扰。"未卜馀生见太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不确定是否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天下太平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石烂海枯真有日,生天成佛若为情"则寄寓了深沉的哲思。诗人认为即使石头风化、大海干涸这样的自然变迁终有发生之时,但对于人生中的超脱和精神追求("生天成佛"),情感和执着似乎难以割舍。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与出世、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个人修行道路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条风淡荡春将半,倚栏忽听莺声乱。
隔竹绵蛮别样啼,绕林睍睆相呼唤。
相唤相呼不住声,声声偏动冶游情。
王孙载酒青楼醉,美女寻芳紫陌行。
青楼紫陌春风遍,一种娇声千万变。
彷佛秦筝出谷闻,依稀羌笛随风啭。
秦筝羌笛韵悠扬,几处欢娱几断肠。
闺中少妇悲征戍,路上行人忆故乡。
故乡渺何许,莺声何太苦。
征戍隔辽阳,闻莺空自伤。
莺来莺去自年年,听此啼声倍可怜。
百年愁鬓声中改,九十春光舌上迁。
莫叹韶华如转毂,爱莺且赋听莺曲。
但得长闻柳外声,何辞频进杯中醁。
古磁透骨青,丝细花文镀。
扣作哀玉声,幽响漱清露。
来几千百年,何人为冶铸。
出土精色寒,冷光洗秋雨。
众缺独以全,谁得穷其故。
灵物现世间,应有鬼神护。
宝气夜识难,显藏关乎数。
嗜古癖且痴,披草斸荒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