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夕》
《春夕》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暝色蔽孤斋,空轩向夕开。

花低应露下,月暗觉云来。

烛牖轻蛾聚,风枝倦鸟猜。

无言聊隐几,万境一灵台。

(0)
翻译
暮色笼罩着我孤独的小屋,空旷的窗户对着夕阳敞开。
低垂的花朵似乎带着露水,暗淡的月光让人感到云层靠近。
蜡烛照耀的窗户边,飞蛾聚集,树枝上的鸟儿因风而显得疲惫不安。
我默默坐在几案旁,任凭思绪万千,心灵化作一片宁静的灵台。
注释
暝色:暮色,傍晚时分的昏暗天色。
孤斋:孤独的小屋,指诗人的居所。
烛牖:点燃的蜡烛照亮窗户。
轻蛾:形容飞蛾轻盈地飞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夜景象。"暝色蔽孤斋,空轩向夕开"中的“暝色”指的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暗,而“孤斋”则是书房或小屋的意思,这里形容诗人独处的安静空间。“空轩”指的是窗棂,意象着随日暮打开心灵的窗户迎接夜幕。

"花低应露下,月暗觉云来"中,“花低”可能是由于晚风或重量的雨水让花朵垂挂。"应露"则隐含着春天夜间露珠滋润植物的意象,同时也寓示了诗人对自然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

"烛牖轻蛾聚,风枝倦鸟猜"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烛牖"指的是窗棂上的蜡烛光影,而“轻蛾”则是被光吸引而来集聚的昆虫。"风枝"暗示着微弱的夜风,"倦鸟"则形容那些在夜晚归巢时显得疲惫的鸟儿。

最后两句"无言聊隐几,万境一灵台"中,“无言”表达了诗人不愿用语言破坏这宁静夜景的情感,而“聊隐几”则是指随手拿起笔记下心中的所思所感。"万境一灵台"表明了诗人的心灵在这宁静的春夜中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和升华,达到了与自然万物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豁然的心境,是一首抒情至深、意境清新的好诗。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早春闲居十首效天随体·其十

蜂狂蝶乱一年年,强把幽怀尽日怜。

柳巷泉声朝雨后,竹溪花影午风前。

懒多倦赴牛心敌,拙甚虚摇麈尾玄。

努力春光好乘兴,莫凭闲事话桑田。

(0)

南乡子

花气荡帘钩。凉月窥妆照画楼。

曲曲屏山迷近远,镫收。只把猊熏一炷留。

河汉渐西流。金井疏蛩听未休。

炙罢瑶笙还拥髻,含愁。柰此良宵玉簟秋。

(0)

清平乐

樱桃架底。珠络牵丝细。六扇文窗纱格闭。

一桁绣衣垂地。起来迟日初斜。鬓云犹未盘鸦。

贪向雕阑凭袖。不知吹满杨花。

(0)

浣溪沙

金鼎香飘宝篆残。画屏秋早薄罗寒。

无言独自抱琴弹。

宿醉未销供苦茗,新愁难寄托幽兰。

病馀情绪太阑珊。

(0)

祖制

乾隆旧额尚能寻,祖制平时有九箴。

祗道诸侯春不贡,岂闻四裔暗相侵。

坐谈都尉思搜粟,骤贵中郎解摸金。

碎首青蒲争耗羡,百年谁识老成心。

(0)

春寒

二月春寒仍未消,寒梅始花江雁遥。

轻红重碧不禁怯,雨细风粗相倚骄。

寂寂楼台帘半掩,深深院落烛初烧。

十年谙尽关山路,记踏霜痕过板桥。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