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披蓑、荷锄归去,何须身著宫锦。
与谁共话桑麻事,朱老阮生尤稔。筛样饼。
瓮样茧,长须赤脚供樵饪。清流浊品。
尽扫去胸中,置诸膜外,对酒莫辞饮。
华胥梦,怕杀人惊晓枕。疏窗惟月来闯。
一生常被弓旌误,且告朝家追寝。愁个甚。
君管取,有薇堪采松堪荫。茅山再任。
幸不是谋臣,又非世将,免犯道家禁。
便披蓑、荷锄归去,何须身著宫锦。
与谁共话桑麻事,朱老阮生尤稔。筛样饼。
瓮样茧,长须赤脚供樵饪。清流浊品。
尽扫去胸中,置诸膜外,对酒莫辞饮。
华胥梦,怕杀人惊晓枕。疏窗惟月来闯。
一生常被弓旌误,且告朝家追寝。愁个甚。
君管取,有薇堪采松堪荫。茅山再任。
幸不是谋臣,又非世将,免犯道家禁。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摸鱼儿·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超脱与淡泊,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漠视,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便披蓑、荷锄归去,何须身著宫锦。"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诗人宁愿选择简单的农夫生活,不愿意穿着华丽的宫廷服饰,这反映了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漠。
"与谁共话桑麻事,朱老阮生尤稔。筛样饼。瓮样茧,长须赤脚供樵饪。" 这几句通过描写农村生活中的平凡琐事,如用筛做成的饼和瓮做成的茧,以及长须老人赤脚为诗人提供柴火,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清流浊品。尽扫去胸中,置诸膜外,对酒莫辞饮。华胥梦,怕杀人惊晓枕。疏窗惟月来闯。" 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的净化和超然物外的追求。他希望将一切烦恼抛在脑后,就像清澈的溪流与浊流相区别一样,将内心的污秽扫除,置于身外。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酒的享受,但又害怕梦中杀人惊醒,因此只好让月光透过窗棂来陪伴。
"一生常被弓旌误,且告朝家追寝。愁个甚。君管取,有薇堪采松堪荫。茅山再任。幸不是谋臣,又非世将,免犯道家禁。"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一生中被误解和束缚的感慨。他告诫自己回到朝廷家庭追寻安宁之所,不必过于忧愁,因为他有机会在薇堪(一种植物)丛中采集松茸,在茅山再次隐居。诗人庆幸自己不是谋士或将领,因此不违反道家教导的禁忌。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理想。
此据胡床捉尘拂老和尚,恶手段不可近傍。
曾将千五百斤铁枷,顿在山僧项上。
而今笔下见之,亦自心惊胆丧。
得人一尺,还人一丈。
愿以此百亿佛刹微尘数不可说劫,为之寿量。
于其中间荷负杨歧重担,倒跨三脚驴儿。
奔走四海之龙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