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昼镇无聊。闲坐拈针倦又抛。
捲上湘帘看小苑,芭蕉。绿摆檐牙叶渐高。
燕子护儿娇。风细杨花冉冉飘。
眼底韶光留不得,樱桃。红颗枝头鸟啄消。
长昼镇无聊。闲坐拈针倦又抛。
捲上湘帘看小苑,芭蕉。绿摆檐牙叶渐高。
燕子护儿娇。风细杨花冉冉飘。
眼底韶光留不得,樱桃。红颗枝头鸟啄消。
这首清代词人王贞仪的《南乡子·春暮》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闲适与感伤之情。词中通过几个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春日的景象。
"长昼镇无聊",开篇即传达出主人公在漫长白日里的无所事事和无聊心境。"闲坐拈针倦又抛",进一步描绘了她无所作为,连刺绣都感到疲倦,索性放弃的状态。
"捲上湘帘看小苑,芭蕉。绿摆檐牙叶渐高",她透过湘帘远望小园,注意到芭蕉叶片逐渐生长,绿色摇曳,象征着生机盎然但又暗示着时光流逝。
"燕子护儿娇",燕子母鸟呵护雏燕的画面温馨而动人,也暗喻着生命的延续,然而"风细杨花冉冉飘",轻盈的杨花随风飘散,又显现出春意阑珊。
最后两句"眼底韶光留不得,樱桃。红颗枝头鸟啄消",直接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樱桃树上的红果被鸟儿啄食殆尽,象征着春天的繁华不再,只剩下凋零的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的景色,流露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春光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