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独立,年时此日,笑语深闺。
极目南云悽断,近黄昏、生怕鹃啼。
料玉扃、幽梦凤城西。
认伶俜、三尺孤坟影,逐吟魂、绕遍棠梨。
念我青衫痛泪,怜伊玉树香泥。
我亦哀蝉身世,十年恩眷,付与斜晖。
况复相如病损,悲欢事、咫尺天涯。
倘人天、薄福到书痴。
便菱花、长对春山秀,祝兰房、小语牵衣。
往事何堪记省,疏钟惨度招提。
空山独立,年时此日,笑语深闺。
极目南云悽断,近黄昏、生怕鹃啼。
料玉扃、幽梦凤城西。
认伶俜、三尺孤坟影,逐吟魂、绕遍棠梨。
念我青衫痛泪,怜伊玉树香泥。
我亦哀蝉身世,十年恩眷,付与斜晖。
况复相如病损,悲欢事、咫尺天涯。
倘人天、薄福到书痴。
便菱花、长对春山秀,祝兰房、小语牵衣。
往事何堪记省,疏钟惨度招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凄凉的画面,诗人独自站在空山之中,回忆起往昔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尤其是亡妻桐娟的笑声和闺中温馨。此刻,夕阳西下,南云低垂,黄昏将近,杜鹃的啼声格外触动人心,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之苦。诗人想象着亡妻在远方的孤坟中,她的幽灵伴随着他的思念,徘徊在棠梨花丛中。
诗人感慨自身如同哀蝉,身世飘零,曾经的恩爱如今只剩下斜阳下的回忆。他忆及自己曾患重病的相如,即使两人近在咫尺,却如隔天涯。诗人希望若能有福分,能与书痴相伴,哪怕只是在菱花镜前欣赏春山秀色,或在兰房中听她轻声细语,也是莫大的安慰。
然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去,不堪回首。远处寺庙的钟声凄凉地响起,更添诗人内心的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无尽的怀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叹。
鲁侯到今日,不知几千年。
宗社凡几易,城郭亦几迁。
如何一曲水,独在城南偏。
昔人采芹藻,今人来种莲。
相彼莲与芹,同一水上鲜。
披襟歌《鲁颂》,物色固依然。
千乘时戾止,车马何骈阗。
嘉彼德音昭,因之遗泽传。
咄哉灵光殿,漠漠生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