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侯到今日,不知几千年。
宗社凡几易,城郭亦几迁。
如何一曲水,独在城南偏。
昔人采芹藻,今人来种莲。
相彼莲与芹,同一水上鲜。
披襟歌《鲁颂》,物色固依然。
千乘时戾止,车马何骈阗。
嘉彼德音昭,因之遗泽传。
咄哉灵光殿,漠漠生荒烟。
鲁侯到今日,不知几千年。
宗社凡几易,城郭亦几迁。
如何一曲水,独在城南偏。
昔人采芹藻,今人来种莲。
相彼莲与芹,同一水上鲜。
披襟歌《鲁颂》,物色固依然。
千乘时戾止,车马何骈阗。
嘉彼德音昭,因之遗泽传。
咄哉灵光殿,漠漠生荒烟。
这首诗名为《泮水》,是清代诗人孔传铎所作。诗中通过描绘鲁侯遗迹的变化,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鲁侯到今日,不知几千年”开篇即点明时间跨度之长,随后描述了宗社和城郭的多次更迭,以“如何一曲水,独在城南偏”转折,引出泮水这一永恒的存在。诗人将古今对比,昔日人们采芹,今日则有人种莲,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但泮水依旧清澈,物性不改。
“相彼莲与芹,同一水上鲜”进一步强调了泮水的自然之美,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带给人们的滋养。接下来,诗人借《鲁颂》表达对鲁侯美德的赞美,感叹“千乘时戾止,车马何骈阗”,意指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只剩下灵光殿的荒烟,暗寓世事无常。
总的来说,《泮水》是一首以历史变迁为背景,借景抒怀的咏史之作,通过对泮水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醮坛山下路,消息拟春风。
遥知底处人,欢喜得西公。
绣衣还西州,锦账空南宫。
使君五马行,岂减御史骢。
法云尝负没弦琴,有曲古名清夜吟。
心指寂寥谁肯顾,遇公倾耳作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