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郎山和韵》
《江郎山和韵》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lángshānyùn
sòng / xīn

sānfēngqīngxiāozhuóqiānxúngān

zhèngzhíxiāngbàngchēngchítiānrénkàn

注释
三峰:指三座山峰。
青如削:形容山峰颜色翠绿,形状陡峭。
卓立:高耸独立。
千寻:极言山峰之高,一寻为八尺。
不可干:无法触及。
正直相扶:形容山峰笔直挺立,互相支撑。
无倚傍:没有其他的依靠或支撑点。
撑持:支撑。
天地:宇宙空间。
与人看:供人们观赏。
翻译
三座山峰尖锐如刀削,高耸入云难以触及。
它们相互支撑没有依靠,仿佛在天地人间独自矗立。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郎山的雄伟景象,诗人辛弃疾以生动的语言赞美了山峰的峻峭和独立。"三峰一一青如削",形象地刻画出山峰陡峭如刀削斧砍,颜色碧绿,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冲击。"卓立千寻不可干",则强调山峰高耸入云,直插天际,难以触及,展现出其壮观的高度和气势。

"正直相扶无倚傍",赋予山峰正直不阿的人格特质,暗示了诗人对坚韧人格的崇尚,同时也寓言了社会中需要有这样刚正的支持力量。最后两句"撑持天地与人看",更是将山峰的雄伟与宇宙的宏大、人类的视角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江郎山的形貌,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展现了辛弃疾豪放而又深沉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拟古七首·其六

京城海子上,有僧持双铃。

诵经二十载,寒暑白发生。

辛勤积涓埃,佛阁开明荧。

吾心若更苦,天地何冥冥。

(0)

悲歌行

七月龙火正西流,卧看玉宇悬清秋。

三辰旋转不得息,万事反覆良悠悠。

川原尽为虎豹穴,风雨常隔凤麟洲。

君不见愚夫凭河去不返,寡妻遗妾怨箜篌。

(0)

题钱思复小像

尔气之充,尔色之愉。博衿长裾,而拱而趋。

雍雍于于,山泽之臞。是所谓温润,而栗者欤。

(0)

郑彦昭书巢

郑生结屋名书巢,岂欲巢居似巢父。

风南枝北两相忘,焉用缪绸开牖户。

我闻在昔巢父时,大道何曾立言语。

只从书契造文字,后来作者多如雨。

生今所藏竟何书,吾欲沧浪濯缨去。

尽令无用束高阁,坐使民风返淳古。

(0)

沈德中苍筠轩

平生我知竹,竹岂不知我。

澹然万虑空,竟日林下坐。

一一青珊瑚,时时苍雪堕。

翠羽何处来,清梦忽惊破。

(0)

大宅行

大宅何渠渠,昔时良宴同。

当户垂碧柳,夹道种青桐。

层轩不见日,高台还避风。

鸳鸯啑华沼,鹦鹉语雕笼。

伤心玉壶缺,过眼金谷空。

蘼芜怨春绿,舜华悲夕红。

衰草卧僵石,寒雨泣故丛。

人生意气得,惆怅难再逄。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