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藤五色作薰笼,日焙春衣废女工。
熟结浣将茶小暖,香魂煎取火微红。
花开莫使双烟近,鹤降须教一缕通。
收拾馀芬归两翅,檐间么凤与卿同。
丝藤五色作薰笼,日焙春衣废女工。
熟结浣将茶小暖,香魂煎取火微红。
花开莫使双烟近,鹤降须教一缕通。
收拾馀芬归两翅,檐间么凤与卿同。
这首诗描绘了赠香之物的精致与香气的迷人。首句“丝藤五色作薰笼”,以五彩斑斓的丝藤编织成薰笼,为全诗奠定了华美而神秘的基调。接着,“日焙春衣废女工”一句,巧妙地将制作香料的过程与传统的女工活动相对比,暗示了香料制作的精细与复杂,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
“熟结浣将茶小暖,香魂煎取火微红”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香料制作的工艺与过程,通过“熟结”、“浣”、“煎”等动词,生动地描绘了香料从原料到成品的转化过程,同时“香魂”一词赋予了香料以生命,增添了诗意和神秘感。
“花开莫使双烟近,鹤降须教一缕通”则表达了对香料使用时的讲究与仪式感,强调了在享受香气的同时,也应保持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心。
最后,“收拾馀芬归两翅,檐间么凤与卿同”两句,以“馀芬”、“两翅”、“檐间么凤”等意象,不仅描绘了香气的余韵悠长,还隐喻了香气与美好事物之间的联系,仿佛香气能引人进入一个充满诗意与和谐的世界,与“卿”(对方)共享这份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香料制作与使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香文化中的美学追求与生活哲学,充满了诗意与深意。
海虞有钱氏,学行众所推。
虽膺九重眷,所蕴未及施。
嗣子守遗训,夙夜罔或违。
裕家务勤俭,存心复仁慈。
善庆逮后昆,惠泽被孤嫠。
诸孙信英特,双璧联光辉。
孝敬心切切,友爱情怡怡。
素志在显扬,拟学古人为。
沉潜在经籍,跬步循矩规。
为善益自力,声誉恒昭而。
藏修一室中,华扁名思诒。
芸香袭书幌,墨花浮砚池。
有志事竟成,矧遭圣明时。
奋迅谅有日,远大以为期。
白云兮央央,群山兮苍苍。
云之间兮乔木,山之阳兮草堂。
中有美人兮貌清且扬,胸中粲粲兮五色文章。
纫幽兰兮为佩,制芙蓉兮为裳。
玄猿吟兮春云暝,白鹤怨兮秋夜长。
弹孤桐兮自适,思佳人兮难忘。
安得跨飞鸾兮容与,栖云山兮尚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