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端合上麒麟,当世那知相是真。
遗冢尚馀封马鬣,孤忠曾记犯龙鳞。
三巴流落知音士,九日追陪避世人。
精爽不迷祠宇复,俨然唐室旧冠巾。
姓名端合上麒麟,当世那知相是真。
遗冢尚馀封马鬣,孤忠曾记犯龙鳞。
三巴流落知音士,九日追陪避世人。
精爽不迷祠宇复,俨然唐室旧冠巾。
这首诗通过对姜丞相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遗世独立的高尚人格和忠诚精神。诗人以“姓名端合上麒麟”开篇,将姜丞相比作麒麟,寓意其品德高洁,堪比古代圣贤。接着,“当世那知相是真”,表达了对姜丞相在世时未被世人真正理解的感慨。
“遗冢尚馀封马鬣,孤忠曾记犯龙鳞”两句,描绘了姜丞相虽已离世,但其墓冢犹存,马鬣封土依旧,象征着他的忠诚与坚持并未随时间消逝。这里“犯龙鳞”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姜丞相敢于直谏,不畏权势的勇气。
“三巴流落知音士,九日追陪避世人”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姜丞相在世时的孤独与在死后得到的尊敬。三巴之地的流落之人可能理解他的忠诚与坚持,而九日(重阳节)的追陪,则表明后人对其精神的追思与纪念。
最后,“精爽不迷祠宇复,俨然唐室旧冠巾”表达了对姜丞相精神不死的信念,即使祠宇中供奉的姜丞相形象依然保持着唐朝时期的装束,也体现了其精神永存,如同活着一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不仅赞美了姜丞相的高尚品质和忠诚精神,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敬仰和对忠诚、正义价值的坚守。
林峦蕴重溟,薜荔开三径。
云石郁参差,虹桥跨深靓。
回轩绿波激,孤屿丹霞映。
绯烟结疏绮,流云漾清镜。
鸥来掠藻翻,鯈起穿蒲泳。
碧梧含风吟,翠竹捎烟劲。
缅彼丘中人,挥觞发鸾咏。
去留本无机,飞跃任真性。
濯缨頫流泉,晞发攀悬磴。
呼鹤忆仙游,钓鳌发奇兴。
降墀浩唱生,深谷跫音应。
驻此俨蓬壶,翛然谢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