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严秀才还蜀》
《送严秀才还蜀》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宁亲为令子,似舅即贤甥。

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

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

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ánxiùcáiháishǔ
táng / wángwéi

níngqīnwèilìngjiùxiánshēng
biéjīnghuāxiànháixiāngjǐnchéng

shānlínqīngsāiduànjiāngxiàngbáiyúnpíng
xiànshízhìmíngjūnchángqīng

注释
宁亲:宁愿亲近父母。
令子:孝顺的儿子。
似舅:像舅舅一样。
贤甥:好外甥。
别路:离别的道路。
花县:花团锦簇的县。
还乡:回到家乡。
锦城:代指成都,古称锦官城。
山临:山峦靠近。
青塞:青色的边塞。
断:断绝,此处指山与边塞相接之景。
江向:江水流向。
白云平:白云覆盖的平原。
献赋:古代士人向朝廷献诗文以求仕进。
何时:什么时候。
至:到达,此处意为实现。
明君:贤明的君主。
长卿:诗人自称,此处指自己。
翻译
宁愿做父母眼中的孝顺儿,就像舅舅眼中的好外甥。
离别的道路经过繁花如画的县城,返回家乡时进入了繁华的锦官城。
远望山色与青色边塞似乎断绝,江水向着白云方向平缓流淌。
何时能有机会献上诗赋,贤明的君主会记起我这个长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送严秀才还蜀》。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和内心的感慨。

“宁亲为令子,似舅即贤甥。”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亲切而尊敬的关系,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被送别者的深厚情谊和高贵评价。

“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 则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花县”、“锦城”都是对故乡美好风光的描写,也隐含着对严秀才归乡之旅的美好祝愿。

“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 这两句则是送别时所见景物的描述。诗人通过这番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对于友人的离去而产生的情感波动和对远方美好的想象。

“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严秀才未来的期盼和祝福。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早日传到尊贵的主上手中,并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这位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高尚品格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送别时内心的不舍与孤寂。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罗一堂儿女得四十有一人,鸠杖稳扶,喜见曾元拜大母;

距百岁期颐只三千六百日,鹤筹添算,好从富贵祝长春。

(0)

宁远县署门联

柳子以种树传喻民治,是曰息事宁人;

次山亦大兵后来舂陵,不妨高瞻远瞩。

(0)

代挽于勖赞联

岭外百城郴雄,司训忝微官,每怀死友怜羁宦;

汉东诸国随大,佐州炳前绩,颇有遗民泣故侯。

(0)

挽曾纪泽联

八年外海使星明,记移节江南,已非去时华发;

三载中朝恩遇重,惜归真天上,未尽经世奇才。

(0)

挽张之洞联

立言居不朽之三,秉节钺、赞枢机,时局正艰危,莽莽神州,公方砥柱中流,遂令日月重光、江河万古;

事君则至死无贰,建新猷、存旧学,暮年期尽瘁,茫茫世界,天不慭遗一老,顿使华夷堕泪、朝野伤心。

(0)

集字联

潭月美清赏;山云富爱情。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