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看涩勒暗蛮村,乱棘孤藤束瘴根。
惟有长身六君子,猗猗犹得似淇园。
倦看涩勒暗蛮村,乱棘孤藤束瘴根。
惟有长身六君子,猗猗犹得似淇园。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村庄和植物生长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一种孤独、淡泊的情怀。"倦看涩勒暗蛮村"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荒凉环境已经感到厌倦,不再有多余的兴趣去观察。而"乱棘孤藤束瘴根"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环境中的植物生长状态,是一种杂乱无序,难以成长的状态。
而在这荒凉和杂乱之中,诗人却发现了一丝生的希望:"惟有长身六君子"。这里的"六君子"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它们依然保持着生机,挺立在这个不太适宜生命生长的地方。这也许是诗人对于坚韧不拔和生命力的一种赞美。
最后一句"猗猗犹得似淇园"则是将这种荒凉之地与历史上著名的美丽园林相比较,尽管这里条件恶劣,但依然有着某种不可多得的美。这样的比较,不仅强化了景象的荒凉感,更凸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独特情感。这也许是一种超越表面看待事物,发现其中之美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对生命和自然持有深刻观察与赞美的情怀。
浩浩东海滨,清晖霭一庐。
主人手种树,参天仰扶疏。
当阶芍药花,娟娟表春馀。
有楼书插架,十万琳琅如。
主人朝盥罢,竟日何为娱。
掩书即作字,辍笔还读书。
黾勉日不暇,岁月忘居诸。
庭芜日夜深,足不至门闾。
独乐岂真乐,乾坤极疮痡。
斯人著此间,天意终何如。
我朝圣相承,群生浴重熙。
世臣近日月,稠叠雨露滋。
故事重翰林,清贵殊曹司。
封赠皆极荣,匪计秩高卑。
太傅绍明德,生及中兴时。
早抒大手笔,晚为帝者师。
感兹陵谷迁,弥深追远思。
紫诰炳鸾回,卷尾徵题词。
肃肃忠孝质,凛凛万代规。
世有受恩重,美新寿期颐。
旧雨附昌奴,自诡羊裘披。
公然肆谤诽,披猖无不为。
吠尧即尧犬,媚桀桀岂知。
视此等薰莸,相背万里驰。
分当鸟雀逐,义正春秋辞。
人皆有所生,令名傥思贻。
四万八千偈澜翻,浩若大海难穷源。
黄梅为示第一义,直證惟有金刚禅。
寸心合尖无所住,无缝之塔生双肩。
太君精持数十载,揽揆止杀仁孤寒。
铨衡居士报阿母,镌经建塔长生砖。
光华七级出三界,燉煌遗迹昭诚悬。
非经非塔非庄严,阿母口唪生青莲。
以诸花香散慈雨,广覆大地兜罗绵。
方今枭豺塞六合,佛救不得悲沉渊。
铁围山高几千丈,业力陷入无中坚。
愿揭斯义告来者,悲忏涕泣为洗湔。
誓承宏恩度万劫,心与母寿无穷年。
小人持经为母病,冀仗经力回人天。
心同愿微窃仰止,感动欢喜交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