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下夕阳,薄暝散层麓。
一叟荷樵归,蹋烟入茅屋。
渔舟争渡喧,夜气沈溪曲。
孤云扶月来,窥我隔修竹。
篷窗筛碎影,斜映一篇读。
万籁寂无声,江水澹凉绿。
寥寥玄化间,生意幽然足。
牛羊下夕阳,薄暝散层麓。
一叟荷樵归,蹋烟入茅屋。
渔舟争渡喧,夜气沈溪曲。
孤云扶月来,窥我隔修竹。
篷窗筛碎影,斜映一篇读。
万籁寂无声,江水澹凉绿。
寥寥玄化间,生意幽然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傍晚景象。"牛羊下夕阳"展现了牧歌式的田园生活,夕阳西下,群牛羊悠然归家。"薄暝散层麓"则写出了暮色渐浓,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一叟荷樵归,蹋烟入茅屋"刻画了一位老者扛着柴火,踏着烟霭归家的画面,富有诗意。
接着,"渔舟争渡喧,夜气沈溪曲"描绘了渔舟归航时的热闹与溪流的宁静对比,夜晚的气息沉静在弯曲的溪边。"孤云扶月来,窥我隔修竹"运用拟人手法,写云月相伴,仿佛在竹林后悄悄观察诗人,增添了神秘感。
"篷窗筛碎影,斜映一篇读"描述诗人坐在船中,透过篷窗,月光洒落,照亮书卷,营造出静谧的读书氛围。"万籁寂无声,江水澹凉绿"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江水的清凉,色彩鲜明。
最后两句"寥寥玄化间,生意幽然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与生活的深深感悟,认为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深远的哲理和丰富的内在满足。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幽的舟行生活,传达出一种淡泊而深沉的生活态度。
忆昨淳熙跻寿域,东朝长乐庆七十。
谭家有子列冠裳,翁媪同时膺命秩。
两宫今奉慈福宫,万有千岁三宫同。
十年一讲庆寿礼,老人版授方重重。
焕也曾试南宫里,一第终当慁子耳。
从今更辟荣寿堂,他日郊封诏填委。
轻云漠漠烟漫漫,杖藜扶行不作难。
无量寿佛像最古,未曾有经碑亦残。
秋花泫露颜色好,客子著雨衣裳单。
题诗写寄莓苔壁,勿使俗人相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