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保勋崇彻紫宸,鸿飞渐息谢风尘。
壮猷何事辞明主,姱节于今表大臣。
南国绅缨虚曳履,东山烟月好垂纶。
但愁四海多虞日,难赋归来老此身。
厘保勋崇彻紫宸,鸿飞渐息谢风尘。
壮猷何事辞明主,姱节于今表大臣。
南国绅缨虚曳履,东山烟月好垂纶。
但愁四海多虞日,难赋归来老此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应聚所作的《赠大司徒毕老先生得请旋里》组诗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毕老先生归隐田园的赞美与感慨。
首句“厘保勋崇彻紫宸”,赞扬了毕老先生在朝廷的功勋卓著,其勋绩如同阳光普照,直达皇宫的最高处,形象地描绘了他深受朝廷器重和尊敬的地位。
“鸿飞渐息谢风尘”一句,以鸿雁比喻毕老先生,暗示他像鸿雁一样,经历了官场的风风雨雨后,选择归隐,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壮猷何事辞明主,姱节于今表大臣”两句,表达了对毕老先生放弃高官厚禄,选择归隐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赞美了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即使不在高位,依然保持着大臣应有的道德操守。
“南国绅缨虚曳履,东山烟月好垂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毕老先生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他仿佛回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状态,穿着儒士的衣冠,在东山的烟云月色中垂钓,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闲适。
最后,“但愁四海多虞日,难赋归来老此身”两句,表达了对毕老先生归隐生活的担忧。虽然他选择了归隐,但诗人担心在国家多难之时,毕老先生可能会因国事而难以真正安享晚年,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毕老先生从官场到归隐的人生转变,以及诗人对其高尚品德和淡泊名利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亭亭钟陵台,昔闻凤凰游。
凤凰去千载,鹰隼横高秋。
豸冠何楚楚,杰出古康州。
觌德不在刑,大器如天球。
欻尔振翮来,嗈嗈播皇休。
生民苦捐瘠,洋海森戈矛。
九边惨萧瑟,网罗尚诛求。
百鸟抢榆枋,哀鸣何啁啾。
方将斡元气,披诚献鸿猷。
竹实化禾黍,梧桐荫道周。
吾宁忍饥渴,庶浣苍生忧。
邂逅适我愿,结佩相绸缪。
览辉自兹去,丹衷信能酬。
引望已寥廓,空登明月楼。
亭亭州山阴,松竹何青青。
上有九苞羽,下有千岁苓。
栖息东王公,照耀南极星。
鹍弦沸瑶席,绣幄开云屏。
奕叶惠文冠,执法天子庭。
佩结苍精龙,金绯明玉映。
欢声彻霄汉,恩波告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