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凉大布衲,七帝师道德。
流传五百年,未灭针线迹。
河凉大布衲,七帝师道德。
流传五百年,未灭针线迹。
这首诗描绘了一件来自河凉的大布衲,据传是七位德高望重的帝王师傅所制作,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但其针脚工艺仍然清晰可见,保存完好。诗人陈樵在《越上宝林寺八咏》之五中,通过对这件大布衣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智慧和技艺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感慨。诗中的"大布衣"象征着朴素而深厚的道德传承,"未灭针线迹"则暗示了技艺的精湛与岁月的沧桑。整体风格简洁,富有历史韵味。
我昔登巾山,曾题翠微阁。
清诗照江月,月落诗不落。
踏露沐长松,辽东一只鹤。
千载还归来,塔杪栖寥廓。
过我沧海东,复作羽衣客。
问客何处来,乃是巾山郭。
旧题雷卷去,恐我有新作。
赠之锦绣段,归哦耿林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