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其一》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岭日开寒雾,湖光荡霁华。

风乌摇径柳,水蝶恋幽花。

蜀国地西极,吴门天一涯。

轻舟栏下去,点点入湘霞。

(0)
注释
岭日:山岭上的太阳。
寒雾:寒冷的雾气。
湖光:湖面的光芒。
霁华:雨后晴朗的光辉。
风乌:微风中的乌鸦。
径柳:小径旁的柳树。
水蝶:水边的蝴蝶。
幽花:香气浓郁的花。
蜀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四川一带。
西极:西部边界。
吴门:古代江苏一带,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天一涯:天边尽头。
轻舟:小船。
湘霞:湘江的晚霞。
翻译
山岭上的阳光穿透了寒冷的雾气,湖面上波光粼粼,映照着雨后的美丽。
微风吹过,乌鸦在小径边的柳树间摇曳,水中的蝴蝶被幽香的花朵深深吸引。
这里地处蜀国的西部边界,仿佛接近天边的尽头。
乘着轻舟,我们沿着栏杆离去,点点舟影融入了远处湘江的晚霞之中。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晨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清新的湖光中泛舟的喜悦心情。开篇两句,“岭日开寒雾,湖光荡霁华”,即设定了一幅早晨山岭间的画面,阳光穿透薄雾,湖水闪耀着晶莹的露珠光泽。

接下来的“风乌摇径柳,水蝶恋幽花”两句,则是对微风中摇曳的柳枝和在水边徘徊的蝴蝶进行细致描绘,这些生动的意象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清晨自然界那份生机与活力。

“蜀国地西极,吴门天一涯”两句,通过对地域特征的点明,增强了诗歌的地理背景,同时也映衬出诗人的远行之旅和眺望之情怀。"轻舟栏下去,点点入湘霞"则是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早晨,驾着轻巧的小船,在湖水中缓缓前进,身影与那迷雾般的湖光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喜悦心境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红梅

别是江南一种梅,年年先占早春开。

东风有意怜冰骨,冻雪无情压绛腮。

仙子自知丰格在,北人宁作杏花猜。

虽然未见调羹实,一寸丹心绝点埃。

(0)

偶得梅花以插西阶之下累日灼灼如新

当阶寒玉一枝微,去树犹能趁雨肥。

因忆故人前日梦,沉冥无复转柴扉。

(0)

凤皇台次韵

凤不能来我亦游,兴怀多少寓江流。

有何黄鹤知人意,无际青天覆此丘。

前辙几番蕉外鹿,中华元故海东洲。

千年台上空然到,难救滔滔误学愁。

(0)

古词

杏花窗外雨初乾,绣幕低垂护晓寒。

欲画双蛾近时样,每临妆镜却羞看。

(0)

送方外上人

锡影凌秋云,深入千峰住。

他日欲相寻,清钟响何处。

(0)

题石田山水障

昔游东山访幽独,谢公西亭傍深曲。

檐楹日落云气凉,百丈空潭澹寒绿。

衡茆列坐若群仙,蒲衾草榻心悠然。

长林落叶散巾袖,绝涧飞泉清素弦。

吟啸于兹足幽赏,野水江云共来往。

雁渚风回钓艇还,鸥沙月上寒潮响。

石田画史何清真,毫素机妙如有神。

丹青放宕竟谁似,岂必辋川贤达人。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