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二》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0)
注释
市上:街市。
山烟:山间的炊烟。
碧:绿色。
日满:阳光充足。
楼前:楼前边。
江雾:江面上的雾气。
黄:黄色。
负盐:背负着盐。
此溪女:这溪边的女子。
打鼓:击鼓。
何郡郎:哪个郡的青年男子。
新亭:新亭子。
风景切:风景触动。
茂陵:汉代的茂陵(指司马迁)。
消渴长:消磨时光。
烂漫:繁盛。
楚客:楚地的游子。
棹:船桨。
翻译
市街上空轻寒笼罩着青翠山烟,阳光洒满楼前江面泛黄雾气。
背着盐从井中走出的是溪边女子,击鼓起航的是哪个郡的郎君。
新亭中远眺,风景触动心弦,茂陵中著书消磨着我的干渴时光。
春天的花朵不怕不繁盛烂漫,而我这楚地的游子只倾听船桨声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在诗中,"寒轻市上山烟碧"表达了初春时节的清新气息,"日满楼前江雾黄"则是对阳光与水汽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美丽景象的细腻描绘。接下来两句"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展现了生活场景,通过溪女背负着盐和郡郎操舟的动作,勾勒出了当地人民的日常劳作情形。

诗人的情感在"新亭举目风景切"一句中得到了释放,他对眼前美好的春天风光感到欣喜。紧接着"茂陵著书消渴长"则是诗人在古代名将马援墓前(茂陵)书写,借以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两句"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通过对比春天繁盛的花朵与诗人本人的处境,表现了诗人虽身为楚地流离之客,但仍能从自然中获得慰藉,只听得见船桨击水的声音,充满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不确定命运的淡然接受。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和生活情趣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忆王汝成吹笛

夜半清歌绕苑屏,更兼羌笛动人听。

吴郎一去春无主,谁擪新声入洞庭。

(0)

题画

钓竿三尺寄浮查,漂泊萍踪一水涯。

日暮可怜红蓼岸,秋声一夜绕渔家。

(0)

龙安解组归舟口号·其三

簪组何劳伴我身,一瓢万里未为贫。

芙蓉九点秋光好,圣世偏容放旷臣。

(0)

三山龙台村夜望

越王台下古城涔,近水人家傍竹阴。

夜夜月明愁绝处,断桥秋露湿寒砧。

(0)

山阴王伯良久滞京师却寄

蛾眉十样逐时新,不是东邻亦效颦。

况是浣纱溪上客,那能不忆浣纱人。

(0)

见雁怀人

蜀水初来雁影新,芦花不肯厌秋贫。

潇湘此去无多路,未有沙鸥作主人。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