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京国花前酒,万里黔阳衣上尘。
有句旗亭还记否,乱山残月马头人。
十年京国花前酒,万里黔阳衣上尘。
有句旗亭还记否,乱山残月马头人。
这首清代诗人陈昌纶的《别王笛生明府》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回忆和离别时的感慨。首句“十年京国花前酒”描绘了诗人在北京城中度过的繁华岁月,与友人在花丛美酒中畅谈,生活充满了诗意和欢乐。然而,“万里黔阳衣上尘”则转而写实,暗示了诗人即将远行至黔阳,一路风尘仆仆,衣衫上沾染了旅途的艰辛。
最后一句“有句旗亭还记否,乱山残月马头人”以问句形式,回忆起在京都旗亭(酒馆)共饮的场景,那时的欢声笑语似乎还在耳边,而如今只剩下自己在乱山之中,面对残月,骑马前行,画面孤独而凄凉。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离别时的不舍与惆怅。
古貌宛休公,谈真说苦空。
应传六祖后,远化岛夷中。
去岁朝秦阙,今春赴海东。
威仪易旧体,文字冠儒宗。
留学幽微旨,云关护法崇。
凌波无际碍,振锡路何穷。
水宿鸣金磬,云行侍玉童。
承恩见明主,偏沐僧家风。
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
綵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
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
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
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
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
上相芳缄至,行台绮席张。
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
染指铅粉腻,满喉甘露香。
酝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
咀嚼停金盏,称嗟响画堂。
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尝。
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
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
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