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汩汩树斜斜,胜地金山底处家。
总是光明拳下路,任人击竹笑桃花。
清流汩汩树斜斜,胜地金山底处家。
总是光明拳下路,任人击竹笑桃花。
这首宋代员兴宗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水画卷。首句“清流汩汩树斜斜”,以流水潺潺和树木倾斜的景象,勾勒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清流与斜树相映成趣,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次句“胜地金山底处家”,点明了此地为一处风景绝佳之地,仿佛是隐匿于金山之下的世外桃源,让人向往不已。
后两句“总是光明拳下路,任人击竹笑桃花”,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这里的“光明”并非指物理上的明亮,而是象征着内心的豁达与智慧。诗人通过“拳下路”这一形象,表达了在人生道路上,只要心怀光明,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而“任人击竹笑桃花”则暗示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保持乐观的态度,即使遭受挫折,也能从中寻得乐趣,如同桃花在春风中绽放一般,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保持乐观、坚韧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择友如淘金,沙尽不得宝。
结交如乾银,产竭不成道。
我生四十年,相识苦草草。
多为势利朋,少有岁寒操。
通财能几何,闻善宁相告。
茫然同夜行,中路自不保。
常恐管鲍情,参差忽终老。
今来既见君,青天无片云。
语直瑟弦急,行高山桂芬。
约我为交友,不觉心醺醺。
见义必许死,临危当指囷。
无令后世士,重广孝标文。
绿骥本天马,素非伏枥驹。
长嘶向清风,倏忽凌九区。
何言西北至,却走东南隅。
世道有翻覆,前期难豫图。
希君一剪拂,犹可骋中衢。
衔悲上陇首,肠断不见君。
流水若有情,幽哀从此分。
苍茫愁边色,惆怅落日曛。
山外接远天,天际复有云。
白雁从中来,飞鸣苦难闻。
足系一书札,寄言难离群。
离群心断绝,十见花成雪。
胡地无春晖,征人行不归。
相思杳如梦,珠泪湿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