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神助笔,砚水恐藏龙。
研尽一寸墨,埽成千仞峰。
壁根堆乱石,床罅插枯松。
岳麓穿因鼠,湘江绽为蛬。
挂衣岚气湿,梦枕浪头舂。
只为少颜色,时人著意慵。
若非神助笔,砚水恐藏龙。
研尽一寸墨,埽成千仞峰。
壁根堆乱石,床罅插枯松。
岳麓穿因鼠,湘江绽为蛬。
挂衣岚气湿,梦枕浪头舂。
只为少颜色,时人著意慵。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书画家在自然中创作的场景,充满了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赞美。"若非神助笔,砚水恐藏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书画技艺超凡脱俗的追求,如同有神灵相助,将墨水中的龙气发挥得淋漓尽致。"研尽一寸墨,埽成千仞峰"则形象地展示了艺术家如何通过不断磨墨,创造出如山岳般高峻的墨色。
"壁根堆乱石,床罅插枯松"描绘的是自然界的荒凉景致,而"岳麓穿因鼠,湘江绽为蛬"则展现了作者对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捕捉。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挂衣岚气湿,梦枕浪头舂"一句,通过描写环境中的细腻之处,如衣服被山间湿气所沾,枕着波涛声响入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状态。
最后两句"只为少颜色,时人著意慵"则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态度,即追求简约而不失深远之意,反映出当代人们对于这种高雅艺术的淡漠和疏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书画技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邃的哲思。
我昔侍宦游,高槐荫书屋。
临池日挥毫,简册润新绿。
朅来武昌城,绿槐有遗筑。
千年迹相合,栖托亦云乐。
频年遘兵燹,廨舍成平陆。
未知陶丘畔,何人护乔木。
浮踪此焉寄,佳景欣可瞩。
惜无十丈阴,深檐蔽炎旭。
会当求嘉树,植向阑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