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太和山天柱峰》
《登太和山天柱峰》全文
明 / 宋登春   形式: 古风

策杖陟峰顶,羽人启金扃。

冥心观元化,彷佛见岳灵。

历历指九区,苍苍辩四溟。

陵谷若波涛,微茫讵可形。

群动争飞奔,大运无留停。

仰视浮云征,空虚安可升。

眇焉此浮骸,何堪为列星。

愿留不死乡,炼骨引熊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太和山天柱峰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诗中以“策杖陟峰顶”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攀登之艰难与决心。接着,“羽人启金扃”一句,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神秘而神圣的世界,暗示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冥心观元化,彷佛见岳灵。”诗人静心凝神,试图洞察宇宙的根本法则,仿佛能与山岳之灵沟通,展现出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情。

“历历指九区,苍苍辩四溟。”诗人指点江山,似乎能辨识天地间的广阔与深邃,表达了对世界宏观结构的洞察力。

“陵谷若波涛,微茫讵可形。”通过将山川变化比作波涛,诗人揭示了自然界的无常与动态,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可预测性。

“群动争飞奔,大运无留停。”这一句揭示了世间万物的忙碌与时间的流逝,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永恒。

“仰视浮云征,空虚安可升。”诗人抬头望向天空中的浮云,感叹于自身渺小与世界的广阔,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眇焉此浮骸,何堪为列星。”诗人自问,这具飘忽不定的身躯,如何能成为恒星般的存在,流露出对永恒与不朽的向往。

最后,“愿留不死乡,炼骨引熊经。”表达了诗人渴望长生不老,通过修炼达到超越生死的愿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永恒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生命以及自我存在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作者介绍

宋登春
朝代:明

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猜你喜欢

和南塘叔赏芙蓉韵

自携败册小窗开,三十头颅四十来。

閒日诗书真足味,薰天富贵只飞灰。

怜渠每吸醋三斗,输我清馀水一杯。

何似山翁醉花下,安排笾豆洗樽罍。

(0)

赠彭瀛洲

芸香茗供尽清流,十八仙人忆旧游。

要是山中好风月,年来无梦到瀛洲。

(0)

题老学道院·其一

天典民彝圣得知,斯文千岁以为期。

试看涑水三雍赞,何必兰陵赋诡诗。

(0)

吊柴道士

老子犹龙不可亲,庄周与蝶孰为真。

补还石鼎吟边句,飞作临皋梦里人。

(0)

用清秋鹤发翁韵赋小书招洁堂·其五

庭草无言绿,林花取意红。

因之酌茅柴,招唤西邻翁。

(0)

祀马将军竹枝辞·其二

白羽青丝手自持,双鞬锦领步兵随。

几番欲到伊吾北,笑杀曹儿行路迷。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