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夜入明河道,泪滴相思作秋草。
婺女城头玩月明,星君冢上无啼鸟。
天寒露净沾衣巾,明河倏化为白云。
云飞蜿蜿秋在水,石压槎头海烟起。
牵牛夜入明河道,泪滴相思作秋草。
婺女城头玩月明,星君冢上无啼鸟。
天寒露净沾衣巾,明河倏化为白云。
云飞蜿蜿秋在水,石压槎头海烟起。
这首《明河篇》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描绘了一幅深邃而凄美的夜空图景。诗中以“牵牛”、“明河”、“婺女”、“星君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牵牛夜入明河道”,以“牵牛”这一传统神话中的角色,引入夜晚的银河,仿佛牵牛星穿越银河,踏入了明亮的航道,预示着某种神秘的旅程或情感的追寻。
“泪滴相思作秋草”,借“秋草”这一自然景象,比喻相思之情如同秋草般蔓延生长,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深深思念与情感的持久不衰。
“婺女城头玩月明,星君冢上无啼鸟”,通过“婺女”和“星君冢”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孤寂,月亮在婺女城头明亮地照耀,却不见鸟儿啼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寂静之美。
“天寒露净沾衣巾,明河倏化为白云”,描述了寒冷的夜晚,露珠凝结在衣巾上,而原本明亮的银河瞬间变幻为轻盈的白云,这一转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奇妙变化。
“云飞蜿蜿秋在水,石压槎头海烟起”,最后两句以云的飘动和海水的烟雾,展现了动态的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云彩蜿蜒在水中,仿佛秋天的痕迹;而石头压在槎头,海面上升起的烟雾,则是自然界力量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又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云章承诏祝高穹,夜听空歌宿绛宫。
正怯龟肠终日内,忽传雁信五城中。
八珍伊鼎盐梅味,九夏尧厨萐莆风。
苦恨斋居方慎独,朵颐大嚼与谁同。
两掖深沉大帝居,紫微西省掌泥书。
天阍启钥趋朝后,侍史焚香起草初。
五吏援毫才患少,万钱分膳食无馀。
凤池荀令连宾阁,骑省潘郎对直庐。
烟气霏霏生屋瓦,雷声隐隐度宫车。
沧波满壁浮兰橑,修竹当轩荫绮疏。
性懒无堪过叔夜,思迟多病似相如。
缭垣直北银台路,拭目看君侍玉除。
早年通籍苍龙阙,近日移家仙掌峰。
方朔上书殊未报,平津开阁杳难逢。
骚人章句多怀古,陶令田园且养慵。
近郭离筵黄叶满,旧山归路白云重。
洪崖饵术修丹灶,叔夜援琴对酒钟。
应待软轮徵入觐,受釐前席始从容。
谁道古人今不如,龙生龙驹凤凤雏。
太冲千载有孙子,笔端真可四三都。
向来鹿鸣首送渠,至今银袍双袖乌。
会逢玄晏为拈出,殿前作赋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