谡谡涛声耳畔过。好梦北窗吹破。
弄笛弹琴惟一个。
枕流漱齿,科头濯足,片石堪趺坐。
高披鹤氅烟霞堕。濯濯王恭还似么。
手种龙鳞今已大。
拂衣元亮,挂冠弘景,招与松间卧。
谡谡涛声耳畔过。好梦北窗吹破。
弄笛弹琴惟一个。
枕流漱齿,科头濯足,片石堪趺坐。
高披鹤氅烟霞堕。濯濯王恭还似么。
手种龙鳞今已大。
拂衣元亮,挂冠弘景,招与松间卧。
这首清代徐釚的《青玉案·其二》题王丹麓听松图,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然的画面。"谡谡涛声耳畔过",开篇便以涛声入诗,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仿佛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带来一丝清凉。"好梦北窗吹破",暗示了诗人被这涛声惊醒,但梦境的美好并未完全消散。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独自一人在窗边,吹笛弹琴,享受这份孤独的雅趣。"枕流漱齿,科头濯足,片石堪趺坐",形象地展现了他亲近自然、简朴生活的态度,流水、石头都成为他的生活伴侣,静心冥想的所在。
"高披鹤氅烟霞堕",诗人身着白袍,仿佛融入了周围的烟霞之中,显得超脱尘世。"濯濯王恭还似么",引用典故,将自己比作东晋名士王恭,清瘦而高洁。"手种龙鳞今已大",暗指松树的成长,寓意时间的流转和个人心境的变迁。
最后三句,"拂衣元亮,挂冠弘景,招与松间卧",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像陶渊明那样潇洒离去,像谢灵运那样辞官归隐,与松为伴,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听涛、吹笛、松林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支流判河水,噫气开山云。
人生有时命,安得不离群。
离群在形骸,万里役心魂。
君乘陆道车,妾心如车轮。
修途弗税驾,宛转随飞尘。
君登江上舟,妾心江水沄。
兰桨风浪急,荡漾织罗纹。
念远固如此,幽居谁与论。
蓬门终日掩,不见仓琅根。
巨节今弥显,孤忠久益光。
昔年藏雾豹,此日仰星凰。
五泄曾闻筮,三徵始促装。
荐函缘大老,特简自高皇。
赵岛蜃为气,韩溪鳄更张。
欲凭行省略,因遣尚书郎。
携手躬单舸,之官锦一囊。
炎峰消瘴疠,潮海净烟霜。
转旆增江浒,罗舟海寇狂。
但能持阚虎,未即殪妖狼。
血遂销为碧,天谁问彼苍。
气淩文相凛,儿迥卞家行。
骂贼宁甘死,哀亲孰返丧。
抱尸终裹革,舁榇遂还乡。
涕泗长辞辟,耘耕竟守疆。
芳踪留相水,遗像肃宫墙。
椒实宜蕃衍,荪枝尽发杨。
云仍开丽藻,文武裕青箱。
帝锡山河重,人咸孔孟方。
征蛮劳斧钺,谒祖奉圭璋。
拭泪空盈把,题诗识不忘。
故林贻父老,下里效箪浆。
况复中丞节,重来百粤棠。
星辰高北极,雨露遍南荒。
屡饰碑前碣,堪誇笏满床。
新祠饶水木,旧史播琳琅。
伏腊村翁走,春秋国典彰。
松楸馀俎豆,忠孝在蒸尝。
景仰兴顽懦,瞻依想鍊钢。
精灵真可溯,白马恍洋洋。
《谒忠孝祠》【明·黎粤俊】巨节今弥显,孤忠久益光。昔年藏雾豹,此日仰星凰。五泄曾闻筮,三徵始促装。荐函缘大老,特简自高皇。赵岛蜃为气,韩溪鳄更张。欲凭行省略,因遣尚书郎。携手躬单舸,之官锦一囊。炎峰消瘴疠,潮海净烟霜。转旆增江浒,罗舟海寇狂。但能持阚虎,未即殪妖狼。血遂销为碧,天谁问彼苍。气淩文相凛,儿迥卞家行。骂贼宁甘死,哀亲孰返丧。抱尸终裹革,舁榇遂还乡。涕泗长辞辟,耘耕竟守疆。芳踪留相水,遗像肃宫墙。椒实宜蕃衍,荪枝尽发杨。云仍开丽藻,文武裕青箱。帝锡山河重,人咸孔孟方。征蛮劳斧钺,谒祖奉圭璋。拭泪空盈把,题诗识不忘。故林贻父老,下里效箪浆。况复中丞节,重来百粤棠。星辰高北极,雨露遍南荒。屡饰碑前碣,堪誇笏满床。新祠饶水木,旧史播琳琅。伏腊村翁走,春秋国典彰。松楸馀俎豆,忠孝在蒸尝。景仰兴顽懦,瞻依想鍊钢。精灵真可溯,白马恍洋洋。
https://shici.929r.com/shici/VJId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