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树悬青嶂,惊鸿入紫冥。
溪光收落日,村火起寒星。
匹马三叉路,孤帆十里亭。
行从归客晚,蒲柳望中零。
野树悬青嶂,惊鸿入紫冥。
溪光收落日,村火起寒星。
匹马三叉路,孤帆十里亭。
行从归客晚,蒲柳望中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上归舟景象。首联“野树悬青嶂,惊鸿入紫冥”以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灵动。野树与青嶂构成静谧的背景,而“惊鸿”则以飞翔的姿态打破了这份宁静,引入了动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接着,“溪光收落日,村火起寒星”两句,通过光线的变化和季节的暗示,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落日余晖映照在溪水上,与远处村落中升起的灯火相呼应,寒星点缀其间,增添了几分冷寂之美。
“匹马三叉路,孤帆十里亭”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遥远。一匹马在三岔路口徘徊,象征着旅人的迷茫与选择;而远处的孤帆和十里亭,则让人感受到旅途的漫长与寂寞。
最后,“行从归客晚,蒲柳望中零”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更迭的感慨。随着夜幕的降临,归家的旅人渐行渐远,而路边的蒲柳也已凋零,预示着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旅途中的人情味,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与子归敝庐,岖嵚饫暝眩。
流沙三十寻,状如坠飞溅。
曰未悉厥奇,请筏梅花漩。
明发换胸眸,饱饭投蛟竁。
浣汗水则山,剽腾舫为箭。
鬼兽石千林,日要舟为膳。
长梢蓊空光,女萝怪相恋。
禹迹所不及,娲冶所不煎。
最小封家姨,别置汤沐县。
与比三峡危,则以食鱼伣。肮脏易抽辙,?骮难纤援。
心目胆魂争,奇险快悸战。
高浪扑颠来,三人相莫见。
鸭嘴狮狞间,微躯饶一线。
我尔悍章惇,篙师巧飞燕。
初下黄牛喘,龙眼渐咀羡。
及过跌马硿,荔枝万斛咽。
自饿罗浮来,此亦河豚宴。
弱水不可渡,不但畏其深。
鸿影相经过,羽毛皆下沉。
达人明于斯,寂寞抱奇英。
晨风久不发,区区一片心。
芝兰众草中,芳气亦披襟。
高尚随时变,开怀自森森。
藉彼丝桐意,清夜万壑阴。
阴唱再三叹,萧疏不可寻。
卧龙何等人,乃作梁甫吟。
春日媚人不到室,穿穿欲来一影隔。
瓶花此时亦倦眠,郎心妾心不如前。
郎不记妾郎有为,妾不记郎泪垂垂。
烟尘搏天天亦痴,妾心何庸郎去疑。
欲识妾心郎来时,妾之一弦已七年,弹来心心不如前。
郎不记妾诚何为,何不使妾一知之。
妾亦不甚让须眉,烟尘丛中叩天痴。
何时妾得知郎为,妾郎丈夫妾知之。
郎不记妾郎有为,妾不随郎郎不危。
郎且绝意掷愁思,郎且绝意倚酒卮。
郎且绝意松文辞,端午郎来煮江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