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金匀点繁英,好风更与花为地。
梅魂蕙魄,素馨□长,酴醾请避。
拍塞清香,远闻十里,如何藏闭。
笑东篱嫩菊,空攒细蕊,祗供得、重阳泪。
争似青青叶底。傍西窗、时复轻吹。
玉炉换骨,宝瓶熏梦,幽人睡起。
管领秋光,留连佳景,几多新意。
怕姮娥、不□蟾宫桂种,□高枝比。
腻金匀点繁英,好风更与花为地。
梅魂蕙魄,素馨□长,酴醾请避。
拍塞清香,远闻十里,如何藏闭。
笑东篱嫩菊,空攒细蕊,祗供得、重阳泪。
争似青青叶底。傍西窗、时复轻吹。
玉炉换骨,宝瓶熏梦,幽人睡起。
管领秋光,留连佳景,几多新意。
怕姮娥、不□蟾宫桂种,□高枝比。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杨泽民所作,名为《水龙吟·木樨花》。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切情感。
首句“腻金匀点繁英”通过将花比作金色细腻的粉末,形象地表达了木樨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紧接着,“好风更与花为地”则描绘了一幅春风与花朵共舞的画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梅魂蕙魄,素馨□长,酴醾请避”中的“梅魂”可能是指梅花的幽香,而“酴醾请避”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这里的“□”字根据上下文猜测可能是指某种香气或情感,但由于缺失原文,无法确定。
接下来的“拍塞清香,远闻十里,如何藏闭”则进一步强调了木樨花清新持久的香味,以及这种香气难以遮掩,甚至能传递至十里之外。这里表现出了作者对这份清香的赞美和珍视。
“笑东篱嫩菊,空攒细蕊,祗供得、重阳泪”中的“笑东篱嫩菊”可能是在描绘初春时节的景象,而“空攒细蕊”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最后的“重阳泪”则是一种生动的形象,似乎在暗示一种因感伤而流下的眼泪。
“争似青青叶底”通过比较,将木樨花的香气比作隐藏于绿叶之下,这里的“争似”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和对比的美学效果。
尾句“傍西窗、时复轻吹。玉炉换骨,宝瓶熏梦,幽人睡起。管领秋光,留连佳景,几多新意。怕姮娥、不□蟾宫桂种,□高枝比”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室内生活图景,作者似乎在享受着木樨花的香气,以及这种香气带来的梦境和美好回忆。在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月宫中桂树不再繁殖的担忧,这里的“□”字同样因为缺失原文而无法确定。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木樨花及其香气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生灵之感的深刻理解。
广文之孙材且武,身隐关梁谢行伍。
作楼江浒号云山,坐睨江云谁敢侮。
江中舟楫日经过,道上车马何其多。
官纲私载一时集,主人迎客忘讥诃。
掩藏白骨芟林莽,招辑流亡俱安堵。
主人展席客长哦,但云信美休怀土。
惜君不生宣和间,坐销鼠孽应无难。
至今闻说方家洞,能令壮士发冲冠。
请君试上萧王墓,青史无名谁守护。
箫鼓丛祠春复秋,男儿何必生封侯。
涉涧扪萝入洞天,冷风吹面鬓萧然。
白云厓壁三千丈,劫火丘墟二十年。
喜有丹书藏石室,肯留诗客卧松烟。
夜深月冷闻天乐,疑是瑶台宴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