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塘北角。笑春蜕未肥,秋蜕方软。
才是禾茎露冷,荻花霜晚。
膏成榴子筐筐足,把玄黄、月黄同满。
虎头潮退,篝灯照取,水村腥遍。喜更有、金华火脔。
与海镜甘分,河豚香乱。频学芙蓉沉醉,不须人劝。
渔家最好真风味,就松江、莼脍谁换。
季鹰归未,秋来能到,我加池馆。
菱塘北角。笑春蜕未肥,秋蜕方软。
才是禾茎露冷,荻花霜晚。
膏成榴子筐筐足,把玄黄、月黄同满。
虎头潮退,篝灯照取,水村腥遍。喜更有、金华火脔。
与海镜甘分,河豚香乱。频学芙蓉沉醉,不须人劝。
渔家最好真风味,就松江、莼脍谁换。
季鹰归未,秋来能到,我加池馆。
这首《桂枝香》是明代诗人屈大均的作品,描绘了菱塘边的秋景,以及渔家生活的真味。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质朴之美的向往。
“菱塘北角”,开篇点明地点,菱塘作为背景,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基调。“笑春蜕未肥,秋蜕方软”,以“笑”字赋予菱塘以生命力,春与秋的交替,通过“蜕”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既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
“才是禾茎露冷,荻花霜晚”,进一步描绘了秋季的景象,露水的清凉与霜花的洁白,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膏成榴子筐筐足,把玄黄、月黄同满”,榴子饱满,色彩丰富,象征着丰收与富足,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丰盈与多彩。
“虎头潮退,篝灯照取,水村腥遍”,通过潮水退去后的景象,以及渔人点起篝火的情景,展现了渔民的生活状态,既有艰辛的一面,也有温暖与希望的光芒。“喜更有、金华火脔”,金华火脔,可能是指某种美味的食物,这里表达了对美食的喜悦之情,也暗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与海镜甘分,河豚香乱”,将海镜(可能指海中的镜子)与河豚的香气联系起来,不仅展现了食物的诱人之处,也寓意着生活的甜美与美好。“频学芙蓉沉醉,不须人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在大自然中获得的精神满足,无需外界的刻意引导或劝说。
“渔家最好真风味,就松江、莼脍谁换”,强调了渔家生活的真正风味,即来自自然、简单而纯粹的快乐,这种快乐不需要任何交换或比较。“季鹰归未,秋来能到,我加池馆”,引用了晋代张翰(字季鹰)的故事,表达了对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相聚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菱塘秋景的描绘,以及对渔家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生活之乐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尊重。
浮山昔飞至,与罗合其巅。
严冬树色改,青松耀红鹃。
不种自生植,屡伐常苍然。
我病不暇耕,行复观我田。
呼扶偃蹇后,倩护龙钟先。
僮客四面集,畦疃相勾连。
敢云岁晏休,翻犁趁晴暄。
民政今古殊,忧乐岂异源。
收身卧荒刹,朗月前夜圆。
鹊懒附枝静,鼯饥嗅床穿。
为农悔不早,时发棹歌旋。
松江之左,可渔可农。古树阴阴,碧波溶溶。
子契予好,携家而从。载笑载语,乃棹轻篷。
冥访前脩,天随室迩。中心孔嘉,爰居爰止。
有薰自南,景物清美。槐柳于前,烦歊潜弭。
我有旨酒,与子酌之。既醉且舞,且歌而诗。
陶然乐只,厥情怡怡。一日舍去,岂不念兹。
客怀先秋,兴言欲别。屡止屡辞,行计已决。
送子于舟,期我乎雪。敬哉前迈,于时炎热。
惆怅若失,延伫长津。复面犹赊,柰何夕晨。
岂无他友,白首如新。念子实繁,融融天真。
北山有梅,南山有云。下有猿鹤,中有隐君。
千里命驾,予敢不廑。乃志必获,载歌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