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郊祀》
《贺郊祀》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汉统千龄接,虞衡七政齐。

德馨天自飨,容祲古犹稽。

舆卫钩陈北,衣冠观阙西。

雨先清道跸,寒避礼神圭。

方士朝仙仗,宫垣挟御堤。

庙芝楹叠璧,帝乐字连奎。

虚次尤祗慄,怀亲极惨悽。

珠旒依玉色,兰炬映璇题。

两相初扶翼,崇坛六降隮。

高灵森欲堕,诸福应如携。

燎夜坛三烛,凌霜甲万犀。

宗藩申宝酌,秘检护金泥。

奉引星辰烂,旋归锦绣迷。

端门临五凤,步辇驻双霓。

日照云裳委,风含綵筤低。

和声翔四表,嘉泽浸群黎。

盛事真寥廓,微生荷奖提。

侍祠叨执爵,著籍缪通闺。

异宠何由报,孤忠誓不睽。

裁诗独惭晚,犹得并凫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宏大与庄严,展现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对祖先的敬仰之情。诗人张孝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各个环节,从天子的服饰、仪仗到祭坛的布置,再到音乐、舞蹈的表演,以及祭祀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都展现出了古代祭祀礼仪的严谨与庄重。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德馨”、“容祲”、“雨先清道跸”、“寒避礼神圭”等,不仅体现了祭祀活动的神圣性,也表达了对天子德行的赞美和对祭祀仪式的敬畏之心。同时,“宗藩申宝酌,秘检护金泥”等句,也暗示了祭祀活动在维护国家秩序、巩固统治地位方面的重要作用。

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深沉,既是对古代祭祀文化的高度赞扬,也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对宗教信仰的重视,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次史魏公见招

几年全主又全宾,万里归来托此身。

放出渠侬一头地,始知云月有闲人。

(0)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其二

老不数汲黯,吾宁师子思。

黄金复加璧,勿遣虞人知。

(0)

偈颂十五首·其十二

初三十一,中九下七。众眼难瞒,当机莫惜。

(0)

偈颂十五首·其十四

浮玉山头留不住,相携夜过长芦渡。

识得诸方第一机,踏翻船子先归去。

(0)

颂古十八首·其十四

应口曹源一滴时,谁知依样画猫儿。

袖中三尺龙泉剑,落尽髑髅人不知。

(0)

颂古三首·其三

驴尾猪头牛脚迹,三斤麻子露消息。

志公杖头剪刀尺,从来雨下阶头湿。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