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舟西溪》
《泛舟西溪》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万山倒沧浪,一叶凌嵯峨。

嵯峨为飞舞,翠影如婆娑。

轻阴散雨足,净绿生圆波。

人间碧海幻,老眼青铜磨。

风云几千古,办此雨一蓑。

溪南有幽人,鼓棹前山阿。

烟深渺无处,月色浮松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泛舟于西溪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首句“万山倒沧浪,一叶凌嵯峨”以夸张的手法,将群山倒映在水面上的壮丽景象与小舟在山峰间穿行的灵动画面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壮观与自由。

接着,“嵯峨为飞舞,翠影如婆娑”进一步渲染了山川的动态美,山峰仿佛在空中轻盈起舞,山色在水中摇曳生姿,生动地描绘出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生机。而“轻阴散雨足,净绿生圆波”则细腻地刻画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雨水滋润后的绿色更加鲜亮,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人间碧海幻,老眼青铜磨”两句,诗人以“碧海幻”比喻眼前的美景如同梦幻般美丽,而“老眼青铜磨”则是对自己年岁已高,仍能欣赏到如此美景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风云几千古,办此雨一蓑”将时间的悠长与自然的瞬息结合,强调了自然之美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淡然态度和对生活简单质朴的追求。“溪南有幽人,鼓棹前山阿”则点明了诗中的主人公——一位隐居在溪边的高士,他乘着小舟,穿越山林,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近郊凭汝海,遐服指江干。

尚忆趋朝贵,方知失路难。

曙宫平乐远,秋泽广城寒。

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乡关千里暮,岁序四时阑。

函塞云间别,旋门雾里看。

夙年追騄骥,暮节仰鹓鸾。

疲驽劳垂耳,鶱腾讵矫翰。

将调梅铉实,不正李园冠。

荆玉终无玷,随珠忽已弹。

晓装违巩洛,夕梦在长安。

北上频伤阮,西征未学潘。

倾车无共辙,同派有殊澜。

去去怀知己,何由报一餐。

(0)

辇下冬暮咏怀

永巷闲吟一径蒿,轻肥大笑事风骚。

烟含紫禁花期近,雪满长安酒价高。

失路渐惊前计错,逢僧更念此生劳。

十年春泪催衰飒,羞向清流照鬓毛。

(0)

荔枝树

二京曾见画图中,数本芳菲色不同。

孤棹今来巴徼外,一枝烟雨思无穷。

夜郎城近含香瘴,杜宇巢低起暝风。

肠断渝泸霜霰薄,不教叶似灞陵红。

(0)

壬戌西幸后

武德门前颢气新,雪融鸳瓦土膏春。

夜来梦到宣麻处,草没龙墀不见人。

(0)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其十一

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

一灯常到晓,十载不离师。

水汲冰溪滑,钟撞雪阁危。

从来多自省,不学拟何为。

(0)

贺雨上王使君二首·其二

由来天赞德唯馨,朋祷心期事尽行。

玄妙久闻谈佛母,感通今日见神明。

破除秋热飘萧尽,还似春时散漫倾。

他日为霖亦如此,诸生无不沐经营。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