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周原已母孺人寿诗分题得笄》
《周原已母孺人寿诗分题得笄》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忆年十五头始笄,二十嫁作梁鸿妻。

自从结发事夫子,每以盥栉随鸣鸡。

昼行顾影夜照烛,举步不出閤与闺。

多情爱笄恐笄坠,举案直与双眉齐。

夫年七十头总白,白发尚可胜梳鎞。

郎君宦游得归省,会以甘旨充盐齑。

凤冠珠翟有时降,笄也未可抛尘泥。

戏将拈取示儿道,此物见尔从孩提。

愿翁长健姥亦健,鹤形鲐背牙齿鲵。

更看此物作家宝,岁岁分赋长生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从少女到妻子的成长历程,以及她对丈夫深厚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诗中充满了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开篇“忆年十五头始笄”,描述了女子在十五岁时开始佩戴笄,标志着少女时代的结束和成年的开始。接着,“二十嫁作梁鸿妻”则暗示了她与丈夫梁鸿的婚姻生活,梁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隐士,此处借指女子的丈夫。

“自从结发事夫子,每以盥栉随鸣鸡”展现了女子婚后的生活,她每天早晨随着鸡鸣起床,为丈夫准备洗漱用品,体现了她对丈夫的细心照顾和对家庭的奉献精神。

“昼行顾影夜照烛,举步不出閤与闺”描绘了女子在家中忙碌的身影,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她都坚守在家庭之中,不离不弃。

“多情爱笄恐笄坠,举案直与双眉齐”通过女子对笄的珍视,反映出她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对婚姻的忠诚。同时,女子将案板举至与双眉齐平,象征着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对家务的认真态度。

“夫年七十头总白,白发尚可胜梳鎞”描绘了丈夫年老时的景象,尽管头发斑白,但女子依然精心照料,体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和相互扶持的精神。

“郎君宦游得归省,会以甘旨充盐齑”表达了女子对丈夫外出求学或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期待他能回家享受家庭的温暖和美味的食物。

“凤冠珠翟有时降,笄也未可抛尘泥”通过比喻,赞美了女子如同珍贵的凤冠珠翟,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不失其价值和美丽。

“戏将拈取示儿道,此物见尔从孩提”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展现了女子对家庭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后代的期望和教育。

最后,“愿翁长健姥亦健,鹤形鲐背牙齿鲵。更看此物作家宝,岁岁分赋长生题”表达了对家庭成员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强调了传统物品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和传承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生活的温馨和谐,以及女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对家庭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挽徐季节先生·其二

年过八十更精神,佚我房中自在身。

检点欺心无一发,薰涵和气似三春。

莫疑见识惊流俗,自是渊源到古人。

前辈彫零公又往,哀哀令我涕沾巾。

(0)

挽杨子美侍郎·其二

荣禄连三纪,贤劳匝四方。

风烟鬓苍白,道路马玄黄。

不是论思晚,终然疾病妨。

谁书循吏传,处处有甘棠。

(0)

挽叶无咎·其二

偃室多宾客,周南隔岁年。

我穷甘悄悄,君义独悁悁。

病著心何壮,书来墨尚鲜。

含桃饷时节,一念一悽然。

(0)

送别舜卿少府·其一

官似南昌隐,人传东野诗。

才优解牛刃,笔妙画沙锥。

谈笑千人敌,飞胜万里期。

大门香一炷,他日看扬眉。

(0)

和答张衡仲·其二

我方开竹径,公肯屈篮舆。

别去梦犹见,诗来锦不如。

乾坤愁思里,风月醉眠馀。

会卜溪桥畔,邻墙小结庐。

(0)

用韵戏简叔

平生习主簿,泾渭极分明。

学道深忘味,能诗新有声。

弈宁论胜负,琴不计亏成。

独怕春宵雁,南来动别情。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