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曲》
《采桑曲》全文
明 / 黎遂球   形式: 古风

离离翠叶晴,夜夜春蚕声。

小姑腕如雪,博得雄鸠鸣。

提筐语相促,攀枝上茅屋。

日午不得还,鸡啄臼中粟。

灶冷火无烟,乞火隔山前。

宁可误儿饥,不可误蚕眠。

(0)
鉴赏

这首《采桑曲》描绘了古代农村妇女在春日里忙碌采桑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劳动之美。

首句“离离翠叶晴”,描绘了春日晴朗的天气下,绿叶繁茂的景象,为采桑的场景铺垫了背景。接着“夜夜春蚕声”则引入了夜晚的宁静与春蚕的细密劳作,展现了农事的连续性和勤劳的精神。

“小姑腕如雪,博得雄鸠鸣”一句,通过细腻的比喻,将采桑女的手比作洁白的雪,不仅赞美了她的美丽,也暗示了她勤劳的身影。而“博得雄鸠鸣”则以雄鸠的鸣叫作为回应,增添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

接下来,“提筐语相促,攀枝上茅屋”描述了采桑女们相互鼓励,快速行动的场景,她们攀爬到茅屋附近的树枝上,开始忙碌地采摘桑叶。这一细节体现了劳动中的互助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日午不得还,鸡啄臼中粟”则展示了时间的紧迫性,即使到了中午,她们也无法休息,因为家禽还在等待着食物。这既表现了农事的繁忙,也体现了劳动者的无私奉献。

最后,“灶冷火无烟,乞火隔山前。宁可误儿饥,不可误蚕眠。”这两句诗揭示了采桑女面临的两难选择:为了照顾孩子不让他们挨饿,她们宁愿自己忍受辛苦,也不愿耽误蚕的睡眠。这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农村妇女在春日里采桑的艰辛与美好,以及她们对家庭和生活的深情厚意,是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黎遂球
朝代:明   字:美周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46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你喜欢

送见峰先生回江西

两袖春风暖,乘云度越山。

几宵灯火语,千古圣贤关。

遽别添新恨,长歌翚醉颜。

苍生翘首望,莫久蜀江閒。

(0)

閒中有感

乾坤有正气,尽付男子俦。

声翔天外去,志向水中流。

久已弄丸子,今犹戏绣毬。

功名浑閒事,谈笑便封侯。

(0)

春原行乐

悠然物外情,况值园林清。

春泉采芝去,苔堰听莺行。

云与山扉静,花漾池塘生。

即事已幽惬,身世两无营。

(0)

双髻岭

谁把芙蓉海上栽,一枝两枝何日开。

青苍今古不摇落,岩岈天地空崔嵬。

圭璋削玉齐云立,银管冲霄碇斗极。

根盘五指南溟深,花放四时娇欲滴。

团团日月磨巑岏,飘飘风雨净婵媛。

欲从蓬岛看正萼,直须鳌极探真源。

汉武好奇闻自昔,开疆辟土寻端的。

安期海上竟贪看,遂使君王长叹息。

我家住在此花东,日日看花得正宗。

最爱晴奇雨亦好,偏于夜月更情浓。

逆从浩劫数分至,几见伸葩泄灵异。

有时放出五色云,有时腾起丹霞气。

我昨乘风九华游,烟云袅娜似瀛洲。

匡庐五老藏彭蠡,何如渤海浮天球。

乡人不识花模样,双髻马鞍名孟浪。

从今援笔写花神,看花祇在青霄上。

青霄头角何昂藏,笑向川原眉眼张。

气吞鲸海凌风举,三年一度献君王。

(0)

郁林八景诗·其六石室仙踪

乱峰嵯峨高插天,丹炉石室隐神仙。

黄茅九转飞星去,洞口桃花空紫烟。

(0)

子规

春去寻常事,胡为独抱冤。

血流明月树,声碎夕阳村。

思妇频惊梦,游人欲断魂。

天涯愁听汝,况复有啼猿。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