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何处舣兰舟,谁念西窗客滞留。
赖有嫦娥怜寂寞,流光偏照读书楼。
故人何处舣兰舟,谁念西窗客滞留。
赖有嫦娥怜寂寞,流光偏照读书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寓居小楼时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故人何处舣兰舟”,诗人遥想远方的朋友是否也在某处停泊着兰舟,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接着,“谁念西窗客滞留”一句,诗人自问,又有谁能理解自己在这西窗之下长久滞留的孤寂与忧愁呢?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后两句“赖有嫦娥怜寂寞,流光偏照读书楼”,诗人转而寻求心灵的慰藉。他想象着月宫中的嫦娥或许能理解他的寂寞,她的光辉特别眷顾于这间充满书香的小楼。这一设想既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现实中的孤独感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寓居异乡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故人的思念,也有对孤独的自我反思,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憧憬。
江南佳胜地,帘泉擅幽奇。
危岑悬万仞,径石回参差。
岩端蔼瑞露,涧底生灵芝。
阴崖寒逼袂,回峰翠成围。
班荆俯流水,坐石看残碑。
鸾歌杂樵语,宾从相谐嬉。
十年注幽想,兹辰慰所思。
顾瞻还踯躅,游盘下逶迤。
禅关昔宏敞,接目空遗基。
□□理所干,往事安足疑。
惟有遨游侣,千秋长若斯。
河岳翁,朱颜绿发明方瞳。
来自鸿濛之世弱水之东,飘飖八极骑双龙。
骑双龙,朝游三山巅,莫憩五岳峰。
身被白鹤氅,手握青藜筇。
自言逢羡门于华顶,揖轩辕于空峒。
陵谷桑田看几劫,瑶池屡宴群真从。
劫来偶向人间住,长安市上寄仙踪。
谑浪那知天子贵,醉来笑傲轻王公。
云心浩荡终难驭,隘视尘世如裈中。
忽驾云车指双阙,清歌回首送冥鸿。
送冥鸿,入烟空。
锵锵环佩摇天风,望之不见心无穷。
我亦明朝携笈去,三花石室定相逢。
祢衡与杨修,秉性俱狡鸷。
负才多太露,遇事逞其智。
鹦鹉赋虽奇,渔阳挝且戏。
鸡肋几先发,读碑行且忌。
曹公猜刻辈,岂是容人器。
不自戮才贤,嫁祸肆凶伎。
可怜兰玉姿,同被昆山炽。
古来保身者,皆归明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