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嵇中散,今无元鲁山。
宦游真恨晚,逸驾竟难攀。
阅月推评旦,闻风尚起顽。
九原那可作,苍弁亦推颜。
未识嵇中散,今无元鲁山。
宦游真恨晚,逸驾竟难攀。
阅月推评旦,闻风尚起顽。
九原那可作,苍弁亦推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为悼念凌公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诗人表达了对凌公的敬仰和对其早逝的惋惜之情。"未识嵇中散,今无元鲁山",诗人以嵇康和元鲁山两位历史上的贤士来比喻凌公的高洁品格,暗示其人品出众。"宦游真恨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早些结识凌公的遗憾,暗含对其人品才学的追悔。"逸驾竟难攀"进一步强调了凌公的超凡不凡,难以企及。
"阅月推评旦,闻风尚起顽",诗人称赞凌公的德行高尚,即使在去世后,他的风范仍能激励人心。"九原那可作,苍弁亦推颜",诗人感叹凌公已逝,但他的精神如同青苍的官帽(弁)一样,令人怀念,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深情而富有敬意的挽诗,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凌公的崇敬以及对失去这样一位贤达的深切哀痛。
跋涉千千里,我行亦良勤。
戒途桂林腊,解辔盱水春。
赤石照病眼,红泉濯征尘。
麻姑顾我笑,问别何所因。
忆昨罢清江,中兴初甲寅。
去家十五年,一扫先君坟。
未及亲旧语,遽随犬羊奔。
幕燕遂如客,月鹊无安村。
得官峤南州,欲访出世人。
禦虎信有命,生还聊一欣。
此事姑置之,既往安足论。
山神似相怜,静扫群峰云。